ID: 22567644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2节第1课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基础课课件+作业含答案

日期:2025-04-1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49490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原电池,作业,课件,基础课,原理,工作
    (课件网) 第1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基础课)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2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1.能通过铜锌原电池的实验探究活动,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 3.能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学习任务 1.在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反应:2H2-4e-===4H+,正极反应:O2+4e-+4H+===2H2O。能量变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稀硫酸的作用是传导电荷,导线的作用是传导电子。 2.设计原电池的基本思路:(1)将氧化还原反应分成两部分,负极反应为氧化反应;正极反应为还原反应。(2)选择正负极材料和离子导体。通常,还原剂为负极材料,氧化剂为离子导体中某种阳离子,正极材料比负极材料的活动性弱或使用石墨做电极。 3.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3)金属的防护。 旧知 回顾 一、铜锌原电池实验探究 1.装置 必备知识 自主预习 2.实验分析 负极 正极 电极材料 ____片 ____片 电极反应 _____ _____ 反应类型 _____反应 _____反应 电池反应 Zn+Cu2+===Cu+Zn2+ 电子流向 由____极通过导线流向____极 离子移向 阳离子移向____极,阴离子移向____极 盐桥作用 构成闭合回路,使离子通过,传导电流 锌 铜 Zn-2e-===Zn2+ Cu2++2e-===Cu 氧化 还原 锌 铜 正 负 判一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一定是负极。 (  ) (2)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盐桥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  ) (3)一般来说,带有盐桥的原电池比不带盐桥的原电池效率高。 (  ) (4)原电池放电时,外电路中电流由负极流向正极。 (  ) √ × √ × 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定义 把_____转化为_____的装置 电极名 称及反应类型 负极 电子流出的一极,发生_____反应 正极 电子流入的一极,发生_____反应 构成 条件 化学能 电能 氧化 还原 工作 原理 ①外电路中电子由____极流向____极; ②内电路(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____极,阳离子移向____极; ③电子发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负 正 负 正 想一想 下列图示装置能形成原电池的有哪些?请分析原因。 提示: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可以判断装置A、D能形成原电池。B装置中两电极相同且没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C装置中甘油为非电解质,E装置中的两容器没有形成闭合回路。 关键能力 情境探究 深度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 1.打开甲、乙两装置中的K1与K2,检流计及锌片有何现象? 提示:检流计指针均不发生偏转,甲装置中锌片溶解且有气泡产生,乙装置中锌片上无明显变化。 2.闭合K1、K2,甲、乙装置中的检流计、铜片及锌片有何现象? 提示:检流计指针均发生偏转,铜片上均有气泡生成,锌片均溶解。 3.甲、乙两原电池中哪个工作效率高? 提示:乙电池工作效率高,甲电池中锌片和硫酸溶液直接接触,少量锌会与硫酸直接反应,降低工作效率。 1.原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2.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例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反应Zn+2FeCl3===ZnCl2+2FeCl2,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b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 C.电子流动方向是a电极→FeCl3溶液→b电极 D.电池的正极材料可以选用石墨、铂电极,也可以用铜电极 √ D [根据Cl-的移动方向可知,b电极为负极,a电极为正极,根据电池总反应式可知,Zn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b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A、B项错误;电子流动方向是b电极→导线→a电极,C项错误;正极材料的活动性应比负极材料的活动性弱,D项正确。] 1.如图所示,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