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毒 青春 珍爱 毒品 拒绝 1.价值体认:能与同学交流分享思想认识 2.责任担当:主动参与宣传毒品的危害 3.问题解决:通过讨论的形式获得拒绝毒品的方法 4.创意物化:设计校园宣传方案,提高创意实践能力 学习目标 认识毒品 01 活动一:课堂调查 你身边有吸毒、贩毒人员吗? 你知道有哪些毒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75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 吸毒是指用于非医疗目的的吸食(口服、鼻吸)和注射毒品的行为。 什么是毒品?什么是吸毒? 禁毒宣讲员 罂粟和鸦片 可使人先天免疫力丧失,极易患染各种疾病。吸食鸦片会成瘾,过量吸食鸦片可引起急性中毒而死亡。 吗啡 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 。急性中毒会导致呼吸中枢麻痹、呼吸停止甚至死亡。 海洛因(毒品之王) ,俗称“白粉 ” 吸食海洛因两次后,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使人上瘾,会产生梦幻现象,长期使用会破坏人的免疫功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 大麻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麻醉作用,吸食后产生欣快感,有时会出现幻觉和妄想,长期吸食会引起精神障碍、思维迟钝、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冰 毒 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能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 K 粉 一般人只要足量接触二、三次即可上瘾,是一种很危险的精神药物。K 粉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服用后会产生意识与感觉的分离状态,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状,同时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都造成严重损害。 摇头丸 使用数次即可成瘾,过量使用会产生急性中毒,严重时可引起脑出血、虚脱、昏迷、死亡。 01 新型毒品 新型毒品已瞄准青少年! 各种新型毒品乔装打扮,极具隐蔽性和诱惑性 悄悄潜伏在我们周围,请一定提高警惕 “笑气” 一氧化二氮,俗名“笑气”,长期吸食“笑气”,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危害丝毫不亚于毒品。 “邮票”学名麦角二乙酰胺(LSD),属于半人工致幻剂。这种毒品毒性极强,一般是摇头丸的3倍,几微克就足以让人产生幻觉。 “上头电子烟”外表与普通电子烟相似, 但烟油里却添加了合成大麻素。有嫌疑人称,“抽了之后,会有上头感,轻飘的”。 最可怕的是,这些东西,几乎是专门针对青少年制作出来的! 说说自己对新型毒品的一些看法. 02 毒品之害 讲好禁毒故事 弘扬禁毒精神 2. 毒品的危害 危害身心 (1)身体依赖性,极易上瘾。 (2)精神依赖性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4)影响寿命 (5)助长传染病 危害家庭 吸毒导致大量的家庭悲剧,一旦家庭中出现一个吸毒者,就意味着贫困和矛盾围绕着这个家庭,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一个人一旦染上毒瘾,就会失去义务或责任观念,做丈夫的不能尽丈夫的职责,做妻子的不能尽妻子的义务,最终必然导致离婚。再次,吸毒危及下一代。 危害社会 (1)对家庭的危害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拒绝毒品 03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青少年应该如何拒绝毒品 3. 拒绝毒品"五不法" 1 不进不宜场所:远离网吧、游戏厅、KTV、酒吧等容易沾染毒品的场所,不给不法分子近身之机。 2 不接不明物品:不随意接受“热情的陌生人”的饮料、零食、香烟等,保持清醒头脑,注意待人接物,警防他人“下毒手”。 3 不糊涂助他人:不要帮不了解底细的人托运、携带、领取包裹;外出旅行时,忌行李上有敞开的口袋或缝隙,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4 不存侥幸之心:不因猎奇而“以身试毒”,不因心烦而“借毒消愁”,吸毒一口,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