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8367

主题学习探究 大洲地理位置与自然要素的关系 课件(共39张PPT)2024-2025学年商务星球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79672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主题,PPT,七年级,地理,初中,2024
  • cover
(课件网) |主题学习 探究大洲地理位置与自然要素的关系| 第六章 世界第一大洲———亚洲 布朗山 新课导入 阅读一幅大洲地图,依据其地理位置特点,你能推断出其所处热量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概况吗 核心素养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等自然环境特征,理解这些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例如,亚洲多样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同时也带来了自然灾害的威胁。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地协调观 学生需要掌握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等区域特征,并理解这些特征对亚洲内部各区域之间以及与其他大洲之间关系的影响。通过地图和地理资料的学习,学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它横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拥有多样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同时,学生还可以了解到亚洲与其他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以及相对位置关系,这有助于他们形成对亚洲区域的整体认知。 区域认知 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地图技能、数据分析等多方面技能来解决复杂的地理问题。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亚洲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理解这些自然环境特征如何影响亚洲的河流流向和水资源分布。同时,他们还可以结合人类活动的影响,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亚洲的水资源。这种综合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地理学习体系,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和水平。 综合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地图绘制、气候数据分析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地理实践力。例如,组织学生参观亚洲的某些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让他们亲身体验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和文化特色。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和地理资料,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等自然环境特征,培养他们的地图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拓展地理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地理实践力 目 錄 CONTENTS 地理位置与热量带分布 壹 贰 地理位置与降水分布 叁 举例分析地形格局的影响 大洲气候类型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大洲所处的热量带、降水空间分布关系密切,是形成大洲气候类型分布格局的基础。 地理位置与热量带分布 壹 热量带 通过地球五带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从赤道到两极,不同纬度的地球表面所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因此,纬度位置决定了一个大洲所处的热量带。 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和北极圈,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不同的热量带。在地图上找到这四条特殊的纬线,对于判断大洲所处的热量带至关重要。 温馨提示 任务一 依据纬度位置,判断非洲和欧洲所处的热量带 图6.23世界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 描画 在图中描画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比较非洲与欧洲纬度位置上的差异。 23°26′S 0° 23°26′N 66°34′N 欧洲:北极圈穿过其北部,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 非洲: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 任务一 依据纬度位置,判断非洲和欧洲所处的热量带 图6.23世界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 观察 观察图中年平均气温0℃、10℃、20℃三条等温线,比较非洲、欧洲年平均气温的差异。 欧洲:年平均气温较低 非洲:年平均气温较高,被称为“热带大陆” 0℃ 10℃ 10℃ 20℃ 20℃ 23°26′S 0° 23°26′N 66°34′N 任务一 依据纬度位置,判断非洲和欧洲所处的热量带 图6.23世界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 判断 判断非洲、欧洲所处的热量带,说明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的原因。 欧洲:主要位于北温带,北部位于别北寒带 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