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5707

第十章 5角平分线 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数学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2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13425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十,数学,七年级,五四,教版,2024-2025
    1.[2024·烟台]某班开展“用直尺和圆规作角平分线”的探究活动,各组展示作图痕迹如下,其中射线OP为∠AOB的平分线的有( ) 第1题图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2022·鄂尔多斯]如图,∠AOE=15°,OE平分∠AOB,DE∥OB交OA于点D,EC⊥OB,垂足为C.若EC=2,则OD的长为( ) 第2题图 A.2 B.2 C.4 D.4+2 3.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E,过点E作MN∥BC交AB于M,交AC于N,若BM+CN=9,则线段MN的长为( ) 第3题图 A.6 B.7 C.8 D.9 4.如图,在CD上求一点P,使它到边OA,OB的距离相等,则点P是( ) 第4题图 A.线段CD的中点 B.CD与过点O作CD的垂线的交点 C.CD与∠AOB的平分线的交点 D.以上均不对 5.[2024·常州]如图,在纸上画有∠AOB,将两把直尺按图示摆放,直尺边缘的交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则( ) 第5题图 A.d1与d2一定相等 B.d1与d2一定不相等 C.l1与l2一定相等 D.l1与l2一定不相等 6.在正方形网格中,∠AOB的位置如图所示,到∠AOB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应是( ) 第6题图 A.M点 B.N点 C.P点 D.Q点 7.[2022·聊城]如图,在△ABC中,若∠BAC=80°,∠ACB=70°,根据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推断,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第7题图 A.∠BAQ=40° B.DE=BD C.AF=AC D.∠EQF=25° 8.如图,在Rt△ABC中,∠C=90°,∠CAB的平分线交BC于点D,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若BC=3,则DE的长为( ) 第8题图 A.1 B.2 C.3 D.5 9.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且点P到OA边的距离等于2,点Q是OB边上的任意一点,则PQ的长不可能是( ) 第9题图 A.1 B.2 C.3 D.4 10.如图,点P是△ABC的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若△ABC的周长为24 cm,面积为36 cm2,则点P到边BC的距离是( ) 第10题图 A.8 cm B.3 cm C.4 cm D.6 cm 11.[2024·内蒙古]如图,在△ABC中,∠C=90°,∠B=30°,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点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接AP并延长交BC于点D.若△ACD的面积为8,则△ABD的面积是( ) 第11题图 A.8 B.16 C.12 D.24 12.[2022·北京]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DE⊥AB.若AC=2,DE=1,则S△ACD= . 第12题图 13.[2024·齐齐哈尔]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正半轴于点M,交y轴正半轴于点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一象限交于点H,画射线OH,若H(2a-1,a+1),则a= . 第13题图 14.[2023·随州]如图,在Rt△ABC中,∠C=90°,AC=8,BC=6,D为AC上一点,若B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AD= . 第14题图 15.如图,在△ABC中,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于D,若△ABC的周长是20,且△ABC的面积为60,则OD= . 第15题图 16.[2022·郴州]如图,在△ABC中,∠C=90°,AC=BC.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AB,AC于D,E两点;分别以点D,E为圆心,以大于DE长为半径作弧,在∠BAC内两弧相交于点P;作射线AP交BC于点F,过点F作FG⊥AB,垂足为G.若AB=8 cm,则△BFG的周长等于 cm. 第16题图 17.如图,点C,D在∠AOB的平分线上,DM⊥AC于点M,DN⊥BC于点N,DM=DN.求证:OA=OB. 第17题图 18.[2022·青岛]已知:Rt△ABC,∠B=90°. 求作:点P,使点P在△ABC内部,且PB=PC,∠PBC=45°. 第18题图 19.[2024春·金溪县期中]如图,在△ABC中,∠B=90°,点O是∠CAB, ∠ACB平分线的交点. (1)连接BO,求证: BO平分∠ABC;(不能利用“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直接来证明) (2)若BC=4 cm,AC=5 cm,求点O到边AB的距离. 第19题图 20.如图,△ABC,∠ABC的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过点D作DE⊥BC于E. (1)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