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5227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6课 歌曲《西风的话》花城版

日期:2025-04-0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368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课,歌曲
  • cover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选自花城-出卷网-《走进音乐世界》第八册第六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 教学理念: 本课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在整个教学设计中,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的教学理念。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铺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的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和参与,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使学生享受成功表现音乐的快乐,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材分析: 《西风的话》选自花城-出卷网-《走进音乐世界》第八册第六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西风的话》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歌曲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兴趣。歌曲为一段体,节奏平稳对称,旋律流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在知识点的安排上,在复习整理“我的小音库”的基础上加入了低音sol、la、si三个音。 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对歌曲的节奏、情绪等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他们表现欲强,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能较好地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一些有趣的创编活动。本课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了听、赏、唱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 1、情感价值态度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初步感受和体验黄自代表作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感情和对美的感受。 2、方法与过程目标:在丰富的视听欣赏、模仿对比、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3、知识与技能目标:用有气息支持的、优美连贯的声音歌唱秋天的美景,能对歌曲进行力度、表情处理并演唱;学习低音sol、la、si、力度记号等乐理小知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学难点: 力度记号、圆滑线、渐慢记号的演唱。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课件、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风———激趣导入.(发声练习-模仿风声) 1、创设情境:这是什么声音呢?(课件播放风的声音) 2、能听出来在这段风声中,力度做了怎样的变化吗? 生:开头弱,中间强,结尾又弱了。 师:对,有了这样的强弱变化,才让我们觉得这风似乎就在我们身边刮起来了。其实这样的力度变化,我们只用两个符号就可以概括。渐强和渐弱(板书)。谁能用声音将这两个符号的意义表现出来? (生用声音体现强弱变化。) 师:在这段风声中,力度符号的作用是很大的,正是因为有了强弱的变化,才体现出风的渐近和渐远效果。 3、 练声:用“呜”来模仿风声。(声音饱满,嘴巴要圆着唱,声音要随着力度的变化而变化哦!)。 2、认识新朋友———技能大考验 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三个新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我们来欢迎他们!(展示卡片唱音名,引出低音5、6、7三个新朋友)这三个新朋友和我们之前认识的七个好朋友中的哪几个最像?有什么区别呢?(出示1、2、3、4、5、6、7,学生观察比较)。 1、师:那我们来唱唱这三个好朋友吧!(用呜的声音唱低音的5、6、7,教师用钢琴带音高,融入渐强减弱记号。提醒学生要用问花香的方法吸气,口腔打开圆着唱哦!) 2、师:三个新朋友特别想考考同学们,给我们出了一道节奏题,谁能击打出来? 节奏练习:x x xx xx |x - x -|x x xx xx|x - - 0‖ 3、现在三个顽皮的好朋友要和我们玩捉迷藏了,他们藏在下面这条旋律中,谁能把它们找出来呢? A、找出隐藏在旋律中的好朋友并唱出来: 5 5 51 35|5 -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