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6722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专题一 现代文阅读I信息类文本阅读·论述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考点突破 学案(PDF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3次 大小:1125410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阅读,文本,信息,PDF,学案,突破
    第一模块现代文阅读 衡水中学术元笔记 考点突破 核心素养展示 课程内容要求 课程标准解读 (1)能够整体感知文本,把握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 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 信息性阅读是以求知求真的态度 (2)能够评价与评估主要信息,能够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 与方式阅读文本,从而不断拓宽 和信息来源,能够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知识面、增强认知能力、提升思维 (3)能够跨文本辨析,能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分析比较 品质。 多个文本在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异 同,并能够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核心素养养成 》》 明晰设误手法和明辨设题陷阱 名师点拨 ●明晰六大设误手法 清楚了命题设误的 在客观题中,要想准确确定选项,首先要了解命题者设置干扰项 方法和命题陷阱,就要做 好选项与原文的比对,化 常用的6种手段,这样才能在解题时定位需要比对的关键区域和核心 繁为简, 信息。 首先要比对词语: 1.删(删减):删除句子中的部分词语,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 范围词、程度词(思考以 偏概全),时间词、结果 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意的改变,或是内容的扩大,或是对 词(思考混肴时态),指 内容的曲解。 代词、关联词〔思考偷换 2.添(添加):添加定语或状语或某个中心词或其他内容,造成偷 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 全),是非词〔思考混淆 换概念或曲解原文内容等现象。 是非). 3.调(调换):调换词序、句序,造成逻辑错误。如因果颠倒、主客 其次要比对关系: 颠倒、混淆条件等,从而改变句意。 既要注意选项句与句之 4.改(改变):即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 系,也要注意原文在表述 曲解文意等现象;或改变肯定与否定、现象与本质等等,造成部分涵盖 相关意义时句与句之间 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 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 5.漏(遗漏):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 看选项中的句间关系是否 符合原文意思. 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有很大的迷惑 三要比对依据和结 性,考生应多加留意。 论:即看选项内容是否符 6.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胡拼乱凑在一 合原文表述的内容、看选 项中的推断是否成立, 起而造成错误,或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论述类文本是议论文,有 ●明辨8大设题陷阱 说理的依据和结论,命题 1.以偏概全,是指选项表述有意把原材料中某类事物中某一部分 者会在分析文意或内容推 断方面设题. 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把其中一方面或某一部分所具有的某 些特点、功用等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功用,即以部分代 整体,局部代全局。 2.张冠李戴,是指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项时,故意将此事物表达为 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为彼方面,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 00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