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之歌》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惠特曼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时代背景。 2 、正确判定、勾画诗中的情语、景语,解读每一节诗歌中的意象所指,分析诗文的内涵。 3 、细品诗文,感受诗歌中涌动的旺盛的生命力和诗中凸显出的宏大的自我。 二、教学过程: 1 、走近作者 (1)简介:惠特曼(1819—1892),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1819 年 5 月 31 日出生 于长岛。父亲务农,因家贫迁居布鲁克林,以木工为业,承建房屋;他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家和民主思想家潘恩的作品很感兴趣,这使惠特曼也深受影响。惠特曼曾在公立学校求学, 任过乡村教师;童年时还当过信差,学过排字。后来在报馆工作,又成为编辑。 南北战争期间,惠特曼作为一个坚定的民主战士,显示了他的深刻的人道主义本色。战 争激烈进行时,他主动到华盛顿去充当护士,终日尽心护理伤病的兵士,以致严重损害了健 康。他的生活十分艰苦,借抄写度日,把节省下的钱用在伤病员身上。他充当护士将近两年 的时间中,大约接触了 10 万名士兵,有许多后来还一直和他保持联系。 战后惠特曼在内政部的印第安事务局任小职员,不久部长发现他是《草叶集》的作者, 把他解职;后来他在司法部长办公室供职,工作 8 年。由于在内战中受到了锻炼,增加了阅 历,政治思想认识也得到了提高,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代表作简介:1855 年《草叶集》 的第 1 版问世,共收诗 12 首,最后出第 9 版时 共收诗 383 首。其中最长的一首,即后来被称为《自己之歌》的那首诗。共 1336 行。这首 诗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是作者最重要的诗歌之一。 这薄薄一册划时代的诗集受到了普遍的冷遇,只有爱默生给诗人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惠特曼从这封信中得到巨大的鼓舞。 《草叶集》是惠特曼诗集最重要的著作,得名于集中这样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 有水,哪里就长着草。”诗集中的诗歌便像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 的芳香。它们是世界闻名的佳作,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 《草叶集》 以“草叶 ”命名,体现了诗人的民主思想。 惠特曼著有:《给一个遇到挫败的欧洲革命者》《我听见美国在歌唱》等。 代表诗篇:《欧洲》《法兰西》《近代的岁月》(讴歌欧洲革命的诗篇) 诗篇:《桴鼓集》 (反映内战的诗篇) 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 《哦,船长!我的船长》(悼念林肯的名篇) 散文集:《典型的日子》 名篇:《民主远景》 创作特色:浪漫主义 创作的内容、主旨:讴歌民主、 自由、平等 (3)名言积累: 人生,始终充满战斗激情。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如果确有神圣的东西存在,那就是人的躯体。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念。 1 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当失败不可避免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4)诗歌特点及诗人地位:惠特曼使用朴实粗犷的语言,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自由体诗歌, 节奏鲜明,汪洋恣肆。《草叶集》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美国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的诗 集。它开创了一代诗风,对美国诗坛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2 、诗歌写作背景 (1) 国家状况:19 世纪上半叶,美国在经济上虽然发展很快,但仍基本处于欧洲殖民地的地 位。 (2)文学方面:主要从属于英国,还没有建立起本民族的与合众国相适应的民主主义文学。 (3)社会风气: 以爱默生(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为首的美国超经验主义者提倡个 性解放,鼓吹打破神学和外国教条主义的束缚,在美国来一次文艺复兴,解放个性,就是要 发现自己,确立本民族自己的独立人格。 在这样的历史要求下,惠特曼通过他自己来表现他的“特殊时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