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 前提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烈环节,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 目 的 内 容 *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改革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学习目标 知道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重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学难点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土地集体所有,农民没有生产自 主权,都是集中劳动,每天劳动后统 一 记工分,干多干少一个样。 一天混 一个杠, 一个杠7分钱正好买三盒火 柴,干一天活还不如抓一个母蛤蟆。 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顺口溜 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经济体制改革 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 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 大省 ”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 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 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 不行的。” --邓小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习近平 为什么改革首 先从农村开始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严宏昌,原安徽省凤阳县 小岗村的土地 小岗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并不是不长粮 1、 背 景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2、 目 的 :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内容 的, 亏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 农户使用,包干到户、自负盈亏,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 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纠正了管理过分 集中、经营方式单一等缺点,使农民有了土地的使用权、生 产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础 负 基 自 有制 到户 公 产 地 包 土 田 在 分 积 限 的 制 们 体 人 是 了 键 制 关 4、 含 义 : 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到1 9 8 3 年,已基本 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小岗1979 年秋收盘点后…... 粮食总产量(万公斤) 6.62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 三年跨了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 农民丰收的喜悦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1.75 1978年 1979年 丰任制的作 巴 社会化及辰。 A实 学产承 的 2、带来了农村 生 产 和 上发 。 香 鲜辣 香美 回 味 味 离土不离乡, 进厂不进城 ( 兴办乡镇企 事 业)——— 党在农村探索 出的致富新路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村致富和实现 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开始)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 了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最早实行扩权的四川化工总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管得太多,太死 给企业松绑 公私合营后,我国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 的公有制,所有制形式比较单一,甚至连小 商业也是公有制,这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 些不便。如以前的小卖部半夜12点敲门也可 以卖货,实行公有制后按八小时工作制,营 业员到点下班。北京的馄饨摊没了,上海的 弄堂里的莲心粥消失了。 ①把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 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外资企业 合资企业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多种经济成分 改革开放前的某一年,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