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联考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A.没有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B.维护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C.促进了中国走向近代化 D.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第I卷(选择题) 10.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左宗棠收复新疆后,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因英法等列强先后凯 舰台湾,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新噩、台湾建省的主要目的是()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分。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能充分 A.巩固国防以应对边疆危机 B.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 体现林则徐“报国情———的是() C.削弱地方权力以巩固中央 D.安抚边疆少数民族 11.某同学梳理了近代一场战争的过程: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由此判断这场战争是()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收复新疆 D.黄海海战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 12.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大量办厂,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造成这种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3.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A.《天津条约》的签订 B.《虎门条约》的签订C.《瑷珲条约》的签订D.《马关条约》的签订 C.中国首次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13.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 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的国家是() 4.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最能说明这一点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的是() A.获取大量赔款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14.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认为维新变法,最重要的是() 5.“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好处”。这样说主要是因 A.培养人才 B.开办学校 C.废除科举 D.改变政治制度 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 15.“戊戌变法实开中国近代改革之先河,冲击封建桎梏,解放思想,刷新风气,启示后人,功不可没。”材料意在 A.获取巨额战争赔款 B.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C.开通新的通商口岸D.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强调戊戌变法() 6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 A.缓解了民族危机 悲剧。”该学者讲述的历史事件始于() B.是全面的社会变革C.促进了思想解放D.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A.金田起义 B.武昌起义 16.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20世纪初期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葬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 C.大泽乡起义 D.广西起义 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 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若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D.平壤清军反击日军 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是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这一文件”指() 17.如图图示是1842年至1901年间中国近代史上的三项条约,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十二铜表法》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