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6695

5 《人应当坚持正义》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4-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36789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2025,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人应当坚持正义 导读知大景 齐读名言 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真理而奋斗。 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年 -- 约公元前399年)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苏格拉底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出身贫寒,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而柏拉图更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一生未曾著述,其言论和思想多见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如《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他的学生之一是柏拉图,他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 柏拉图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代表作有《对话录》《理想国》等。 写作背景 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判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判决执行前夕,苏格拉底的朋友格黎东潜入监狱,试图劝说苏格拉底越狱逃跑。苏格拉底不赞同逃跑,他针对格黎东的建议,提出了“正道”“道义”“道理”“正当”等一系列他所坚持的“正义”理念。 初读观大略 自读全文 标出重要字词。 苏格拉底提出跟格黎东探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苏格拉底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全文的谈话思路是怎样的? 拳拳服膺:拳拳:紧握不舍,引伸为恳切;服膺:铭记心中。 形容恳切地牢记不忘。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可用来形容人、事、思想、行动、品质等。 恫吓:恐吓,威胁。 积累字词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可用来形容人、事、思想、行动、品质等。 苏格拉底提出跟格黎东探讨的主要问题(核心问题)是什么? 原文:在我现在的情况下,格黎东啊,我们说的那个道理究竟是变了,还是仍然有效,究竟是应当放弃,还是必须遵从。 概括:越狱逃跑的行为是否正当?我们是该越狱逃跑还是从容赴死捍卫自己的信仰和正义? 苏格拉底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原文:那就无论如何不能做不正当的事了。 那就既不能以坏报坏,也不能对人做不正当的事,不管人家对我们做的什么事。 概括:越狱逃跑的行为是不正当的,宁可被处死,也不能做不正义的事情,即坚持正义,绝不越狱。 全文的谈话思路是怎样的? 首先,提出问题———在死亡面前要不要坚持正义。 其次,以身体被毁类比正义被毁,说明坚持正义的重要性。 最后,读出结论———坚持正义,绝不越狱。 全文中心 苏格拉底面对格黎东的劝说,不断提问,层层递进,将格黎东带入自己的逻辑轨道,阐述自己唯正义是从的道德信念,体现苏格拉底愿意为正义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演读赏大技 课文演读 原文:他如果不服从那一位内行,不理睬他的意见和赞许,而听信另外一些外行的话,不是要遭到损害吗? 概括:不坚持自己的信仰和正义,而要越狱的话,不是会受到很大的损害吗? 苏格拉底从哪些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原文:请你考虑一下,你认为我们该不该说,我们不必尊重人们的一切意见,有些意见要重视,有些就没有必要,也不必听从所有的人的意见,有些人的要听,有些人的不必听? 概括:是不是可以不听从大多数人越狱的意见,而坚持自己的信仰和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