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7427

11.2犯罪与刑罚(新教材课件)(共28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04-01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217427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1.2,犯罪,刑罚,新教材,教材,课件
    (课件网) 导入新课 董丽娜从小患有先天性眼病,只有微弱 的视力,10岁彻底失明。此后的人生 中,她在盲聋学校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 所有课程,22岁开始学习播音,被中国 传媒大学正式录取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 业研究生,成为中传首位盲人研究生。 给了我平等的考试的机会 2023年6月28日,她以中国传媒大学播 音硕士身份毕业,成为全国首位视障播 董丽娜 音硕士。 11.2犯罪与刑罚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 目录 CONTENTS 1.刑法的含义和作用 2.犯罪的基本特征 3.刑罚的含义及分类 4.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分析人物行为的性质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李某砸开别人的车窗,盗窃车内现金等贵重物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李某砸开别人的车窗,盗窃车内现金等贵重物品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他人财务,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分析人物行为的性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刘某要求中途下车被拒绝后,干扰公交车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 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 :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王某将一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售给一个外国人。 分析人物行为的性质以及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条 : 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 王某的行为构成“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对偷盗、危害公共安全、走私文物、抢劫、绑架、勒索、杀人、非法拘禁、生产假冒伪劣等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 思考:刑法是一部怎样的法律? 刑法的含义和作用(P96背诵) 含义: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处罚的法律。 作用: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思考:什么是犯罪?为何两种行为类似,但性质不同 犯罪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危害程度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违法类型 行为一 行为二 轻微伤害 严重危害 治安管理处罚法 刑法 行政处罚 刑罚处罚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从危害程度、违反法律、承担的责任等角度分析两种行为的差别: 犯罪的基本特征(背诵) 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 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处罚性 最本质特征 法律标志 必然法律后果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任何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当危害性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构成犯罪。 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刑事违法是犯罪在法律上的表现,即犯罪是触犯了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分界限。 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法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利为主要内容。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被告人陈某某喝酒后与被害人王某发生争吵,被他人劝开后,陈某某又找来匕首将王某刺伤,导致王某重伤。经人民法院审理,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