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9480

5.1 频数与频率 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5-05-0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29382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频数,频率,课件,4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5.1 频数与频率 第5章 数据的频数分别 湘教版数学8年级下册(公开课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学习目标 1.熟悉频数的概念及计算; 2.理解频率的概念的两种表达方式,并能运用其概念解决相关问题.(重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能够根据给定的数据,正确列出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会从频数分布表、直方图和折线图中获取信息,分析数据的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培养学生数据处理能力和统计观念。 经历数据的分组、频数统计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频数、频率的概念及计算。 频数分布表的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的绘制。 从频数分布图表中读取信息,分析数据特征。 教学难点 合理确定数据的分组组数和组距。 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部分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图表准确分析数据的分布规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频数、频率的概念,频数分布表、直方图和折线图的制作方法及各部分含义,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数据分组、图表分析等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练习法:设计针对性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提高制作图表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经历数据处理全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生活中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的场景,如:学校统计学生的身高、体重数据,以便了解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商场统计不同商品的销售数据,分析销售趋势等。 提出问题:面对这些大量而杂乱的数据,我们如何才能清晰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数据的频数分布。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 频数与频率的概念 讲解:在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例如,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里成绩为 90 分的有 5 人,那么 90 分这个数据的频数就是 5。 频率是指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若班级总人数为 50 人,90 分的频数是 5,那么 90 分的频率就是 5÷50 = 0.1(或 10%)。 强调频数是一个具体的次数,而频率是一个比值,反映了该数据在总体中出现的频繁程度。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9 布置作业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在课外最爱读那一类书籍? 文学类(A) 漫画类(D) 科普类(C) 历史类(B) 根据上面结果,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读那一类书吗?他的数据表示方式是什么? 下面是小亮调查的七(1)班50位同学喜欢的书籍,结果如下: A A B C D A B A A C B A A C B C A A B C A A B A C D A A C D B A C D A A A C D A C B A A C C D A A C 文学类(A) 漫画类(D) 科普类(C) 历史类(B) 问题:某校学生在假期进行“空气质量调查”的课题研究时,他们从当地的气象部门提供的今年上半年的资料中,随意抽取30天的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数据如下: 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空气质量级别表》 30,77,127,53,98,130,57,153,83,32, 40,85,167,64,184,201,66,38,87,42, 45,90,45,77,235,45,113,48,92,243. 空气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