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2024七下道法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25年春七下道法同步精品课件含视频(统编2024版) 第二单元 焕发青春活力 第五课 人生当自强 5.1 人要自强 学习目标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1 3 4 5 随堂练习 课后作业 6 新课导入 2 目录 新课导入 情境思考:从钱学森的事迹与话语中,请你说说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钱学森说,我将尽我所能,帮助中国人民建立一个幸福而有尊严的国度。 “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 “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视频:钱学森采访片段 自强;自立;爱国;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1.知道自强的内涵。 2.知道人生自强少年始,自强的青春有未来,明白自强可以使人自主自立,使人奋发向上,理解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 学习目标 1987年钱学森访英时对留英中国学生说:“我为什么要走回归祖国这条道路?我认为道理很简单———鸦片战争近百年来,国人强国梦不息,抗争不断。革命先烈为兴邦,为了炎黄子孙的强国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血沃中华热土。我个人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只能追随先烈的足迹,在千万般艰险中,探索追求,不顾及其他。” 新知学习 视频:钱学森的事迹 情境思考:从钱学森的事迹中,你对自强有了怎样的认识? 自强是自我勉励、发愤图强。自强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 在美国求学时,钱学森自强不息。他常为外国人对中国的轻视而愤懑,因而更加发愤图强,仅一年时间就取得了麻省理工航空硕士学位,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在拜别恩师冯·卡门时,冯·卡门翻阅着钱学森赠送的著作,感叹道:“你的学术水平已经在我之上了。”钱学森听到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为中国人能够超越当时国际公认的学术大师而感到自豪与激动。到了1947年,36岁的钱学森已经是世界知名的火箭喷气推进专家,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美国科学界最明亮的新星之一。 自强,使人自主自立。自强的人,能够“克己”“自胜”,主动发掘自身的力量,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情境思考:从钱学森上面的故事中,你有怎样的感悟? “从小立志,自强不息。持之以恒,始成大器。”“把个人理想和祖国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必将得到永不枯竭的前进动力。”这两句话,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在2008年8月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时,为当地的一所小学和高中所题字句。字里行间,既饱含着他的殷殷期望,同时,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座右铭和家国情!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军在仁川登陆,倚仗着先进的武器装备,由南向北迅速推进,直逼中朝界河鸭绿江,并开始轰炸中国沿江地带。不久,实验中学附近的沈阳北陵机场出现了苏制米格-15战斗机,一有空袭警报,它们便一架接一架地直插蓝天,前去迎敌。王永志被那种使敌人望而生畏的喷气式飞机所倾倒,他感悟到:“有国无防是不行的,得有强大的国防,叫别人不敢欺负。”高中毕业前,王永志作出了一个影响自己一生的选择———报考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王永志 1986年,王永志走上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六任院长的重要岗位。从1970年1月投入这项运载火箭攻坚时起,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王永志代表火箭技术研究院立下“军令状”:一旦决定研制,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火箭竖立在发射台上。他有更长远的打算,中国今后还要发射更大的卫星和飞船,还要探索月球和火星,必须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一些外国同行都认为他“疯”了,在他们看来,“没有3年是不可能完成的”。18个月,仅设计出的图纸就达44万张。他带领科技人员和工人克服了火箭捆绑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