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导入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莎士比亚的相关知识,了解写作背景,整体把握全剧剧情。 2、 体会课文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人物的特点。 3、 品味动作化、个性化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忧郁”,分析哈姆莱特复杂的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并了解莎士比亚剧作的独特魅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哈姆莱特和现实之间的各种冲突,理解剧作家在这个人物身上 寄寓的理想和对现实的深刻批判。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动作化、个性化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忧郁”。通过阅读鉴赏、 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理解戏剧作品,把握其悲剧意蕴,激发心中的 良知与悲悯情怀。 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入品味欣赏哈姆雷特身上蕴含的人性魅力及剧本的悲剧力量,初步 了解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流露的人文主义思想。 作者简介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本·琼斯称他是“时代的灵魂”“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 William Shakespeare 出生于英国一个商人家庭。20岁后他来到伦敦,先在剧院当勤杂工、马夫,后在剧团做演员、导演、编剧。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四大喜剧: 《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 作品简介 历史剧 《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二世》、 《理查三世》、《约翰王》 四大悲剧: 《哈姆莱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 《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传奇剧 优柔寡断导致的悲剧 妒忌猜疑导致的悲剧 世态炎凉中真情的悲剧 没有节制的野心导致的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正剧 莎翁悲剧的特点 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 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 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 完成于1601年的《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莎学研究的最大课题。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人类有史以来杰出的经典戏剧 ※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 ※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完成于1601年的《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莎学研究的最大课题。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人类有史以来杰出的经典戏剧 ※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 ※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完成于1601年的《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莎学研究的最大课题。 《哈姆莱特》是戏剧诗人之王莎士比亚的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钻石。 ———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 别林斯基 添加标题 匍匐( pú fú) 暴虐( nüè ) 祈祷( dǎo ) 怪诞( dàn ) 踌躇(chóuchú) 迷惘( wǎng ) 延宕( dàng ) 虔敬( qián ) 紊乱( wěn ) 劝诱( yòu ) 嫁奁( lián ) 陨落(yǔnluò) 横暴( hèng ) 神魂颠倒: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人或事入迷着魔。 添加标题 预习检测:字词积累 读准字音 解释词语 神魂颠倒: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人或事入迷着魔。 涂脂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