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3760

5.1《人要自强》教学设计【新教材】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日期:2025-04-01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2835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法治,道德,七年级,学年,2024-2025,教材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5.1《人要自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人要自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主要围绕自强的含义、表现及如何培养自强品质展开。教材通过生动案例和互动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自强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克服弱点、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树立坚定意志和进取精神。这部分内容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自强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人。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迅速,但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尚在形成之中。他们对自强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践行自强还存在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贴近学生经验的案例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自强的意义,并通过实践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抗压能力。同时,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采用梯度教学和多元评价方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三、核心素养目标目标 1. 道德修养: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领悟自强内涵,在生活中践行,塑造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2. 健全人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优缺点,学会自我反思与调节。面对困难挫折时,能保持乐观积极,凭借坚韧意志克服,塑造自信独立、勇于挑战的健全人格 3. 责任意识:明确个人自强对自身、家庭、社会及国家的责任,为社会发展出力,培养担当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自强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强”转化为实际行动,克服依赖心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025年新版中的“人要自强”这一课。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自强吗?自强不仅仅是努力,它更是一种面对困难时永不言败、勇往直前的精神。就拿渐冻症患者蔡磊来说,他在2024年末的《AI奇妙夜》晚会上,借助AI技术完成了演讲。他说:“生命在倒计时,与其等死,不如战斗!”他没有被病魔打倒,而是选择与之抗争,用科技为人类攻克渐冻症寻找希望。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自强的人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能“克己”“自胜”,主动发掘自身力量,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自强的含义,了解自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强精神,让我们一起努力,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新课讲授 自强的含义 展示案例(1):课件展示小李的故事。小李出生在贫困家庭,但他从不抱怨,努力学习,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取学费。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竞赛和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毕业后,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实践能力,成功进入一家知名企业工作 。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从小李的经历中,你认为自强是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学生发言: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分组讨论对自强的理解。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如自强是不向困难低头、努力提升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等。 教师总结自强的含义:自强是自我勉励、发愤图强,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并举例说明,像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她以顽强的毅力自学多门外语,翻译大量作品,这种不向命运低头、努力提升自我的行为就是自强的体现 ,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自强的概念。 自强的作用 视频导入 以科学家袁隆平为例,他自幼目睹国家粮食短缺问题,深知粮食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立下“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志向。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他遭遇无数困难。当时科研条件艰苦,实验设备简陋,还面临外界的质疑与否定。可袁隆平没有退缩,凭借自强精神,他日复一日地在田间地头观察、实验。为寻找合适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