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624051
21 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 课件(共2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181052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七年级
,
语文
,
初中
,
统编
,
学年
,
2024-2025
(
课件网
) 游山西村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本诗的主要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感情。 3.体味诗中美妙的意境,理解哲理句的含义。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他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强烈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屈辱投降的行为,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代表作有《示儿》《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陆游(1125—1210) 本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此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支持张浚北伐,被投降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归故里,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相对于官场的失意,诗人对于家乡淳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句数固定:律诗通常每首八句。如果仅六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八句,即十句以上的律诗,则称排律或长律。 押韵严格:一般只押平声韵,且要求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韵脚通常在偶数句的末尾,即第二、四、六、八句。 对仗工整:律诗要求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必须对仗,即诗歌中上下句在结构、词性、意义等方面相互对应,形成整齐、对称的美感。如杜甫《登高》中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平仄协调:诗句中每个字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一般遵循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样的基本句式,并通过对句相反、邻句相粘的规则进行组合,使诗歌读起来节奏鲜明,声调和谐。 律 诗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tún kòu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陆 游 游山西村 “游”交代的是 ,“山西村” 是 。整个标题概括了 诗的主要内容: 。 出游的事件 陆游家乡的一个村庄 在山西村游览时的见闻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在丰收之年备足鸡肉、猪肉款待客人。 山峦重叠,溪水曲折,似乎让人怀疑前无路径,不料柳暗花明之处豁然开朗,村舍俨然。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要。 腊月所酿的酒。 小猪,这里指猪肉。 怀疑。 暗淡。 译文: 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衣冠简朴,古时的风气仍然保存着。 从今若能容许我清闲无事,乘月漫游,我会拄着拐杖随时敲开你家的门。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吹着箫,打着鼓。 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趁着月明来闲游。 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农家待客 →人情美 描绘了乡村生活场景,诗人来到农家,淳朴的村民用腊月酿造的酒热情款待他,尽管酒有些浑浊,但在丰收之年,他们毫不吝啬,准备了丰盛的鸡肉、猪肉等佳肴。“莫笑”体现出诗人对农家生活的理解与亲近,“足”字更凸显了村民待客的真诚和热情。 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首联点明了诗人游村的时间是在丰收之年,渲染出农家款待客人时的盛情。“莫笑”二字表现出诗人对农家生活的理解与亲近,为全诗奠定了亲切自然的情感基调,也引出下文对乡村生活各个方面的描写。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坚定乐观的精神之美。 村外山水 →自然美 描绘出一幅乡村山水图,诗人在山林间漫步,山峦重叠,水流曲折,仿佛前方已无路可走,正满心疑惑之时,突然看见柳色葱郁、繁花明艳,眼前又出现了一个村庄。诗句不仅生动地展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知识盘点(原卷版+解析)(2025-04-19)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16课有为有不为(原卷版+解析)(2025-04-19)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一单元知识盘点(学生版+解析)(2025-04-19)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17课短文两篇(原卷版+解析)(2025-04-19)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知识盘点(原卷版+解析)(2025-04-1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