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8367

4.1 《望海潮(东南形胜)》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124978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望海潮 柳永 了解作者柳永以及创作背景,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词的内容; 品味词作语言,赏析铺陈和点染手法; 学习目标 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3 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词的分类 按长短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按风格 豪放派 婉约派 3,词的分类 苏轼、辛弃疾等 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阕、片 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白衣卿相” “吊柳七” 简介 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精通音律,善为长调慢词,大量自制词牌,或以旧腔改创新调。 他以词抒写落魄文人的羁旅情怀、描绘都市生活的繁华旖旎、表达市井儿女的男欢女爱,丰富了词的表现内容,拓展了词的审美境界,在词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柳永词作今存二百多首,有《乐章集》传世,今人薛瑞生有《乐章集校注》。 柳永和孙何是布衣之交。柳永到杭州时,孙何正担任两浙转运使,柳永就前去拜访。但是孙府门禁太严,柳永根本进不去。于是,柳永写了这首《望海潮》,托当地名伎楚楚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歌唱这首词。孙何果真被词曲吸引,当他得知是老朋友柳永创作,就将柳永请过来参加宴会。从词的作用来看,这是一首干谒词,铺叙了杭州风景人物的富美,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写作背景 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 雷峰夕照 三潭映月 曲院风荷 双峰插云 柳浪闻莺 苏堤春晓 望海潮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据《乐章集校注》,薛瑞生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 整体感知 1这首词描写的是杭州,通读全词,请试概括杭州的特点。 美丽、富庶、安定、祥和 2 请结合文本概括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上片:写杭州美丽的环境和 繁荣的经济。 下片:写西湖美景和黎民安 居乐业 分析鉴赏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 1、从地理位置上看 2、从历史传统上看 3、从自然景观上看 4、从市井面貌上看 5、从百姓生活上看 惊叹 赞美 艳羡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东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总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绿柳含烟,画桥流水,门上悬着挡风的竹帘,窗上挂着翠绿的帷幕,还有那高高低低的亭台楼阁,这里大约住着十万户人家。 美丽,雅致,人烟阜盛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参天绿树环绕江堤,汹涌的波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奔腾不息的钱塘江绵延无边,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把“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卷”字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写出浪涛力度与气势,对浪花飞溅的情态写的更形象逼真 。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竞豪奢。 市场上的店铺里陈列着珍贵的珠宝玉器,家家户户摆满了绫罗绸缎,一家比一家富贵豪华。 反映市民(主要是富室)穷奢极侈的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