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北中学2025年春季学期三月份考试试题 高一生物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表现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杂合子 B. 隐性性状是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D. 测交可用来检测杂种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 2. 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⑥ B. 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C. 左图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 D. 右图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16 3.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每人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 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必须相等才与实际情况相符 C. 乙同学的实验不能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 甲、乙重复4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1/2和1/4 4. 下列关于孟德尔对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F1自交,F2为何出现了9∶3∶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提出问题” B. 由F2出现了9∶3∶3∶1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成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属于“提出问题” C.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不成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则测交后代会出现四种性状比接近1∶1∶1∶1属于“演绎推理” D. 孟德尔用黄色圆粒的双杂合的F1与亲本的绿色圆粒测交后,发现子代比值约1∶1∶1∶1属于“实验验证” 5. 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 A 1:1:1:1 B. 4:4:1 C. 2:3:1 D. 1:2:1 6. 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型,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和CCpp B. 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C. 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D. F1测交结果后代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7. 右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 B. 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1 C. 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其中Ⅰ~M段表示有丝分裂 D. 发生着丝点分裂的区段有D~E和J~K 8. 以下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0个卵原细胞与8个精原细胞如果完成减数分裂并受精,理论上可产生受精卵32个 B. 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维持亲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稳定的重要机制 D. 有性生殖后代具有多样性的唯一原因是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9. 下列关于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雄性生殖细胞中,利于后代的性别决定 B. 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是与性别相关联的 C. 妻子患色盲病,丈夫表现正常,婚后生育女儿患色盲病的可能性为1/4 D.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决定有关,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10. 已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 型,芦花鸡基因 B 在Z 染色体上,对非芦花鸡基因b 是显性, 为了尽早而准确地通过羽毛花色判断小鸡的性别,应选用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 A. 非芦花母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