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7637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石嘴山市2025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3-3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355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石嘴山市,2025届,高三二,三二
  • cover
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2025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共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意识之谜———机器能否拥有心灵? 意识不仅仅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还涉及自我认知、情感体验以及主观感受。这些复杂的心理状态是否能够被机器所体验,目前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人的意识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上去好像很简单———人类能思考,当然就有意识,或者说,意识就是人类思考的能力。真是这样吗?那么,当前我们接触到的人工智能有没有意识?未来更高级的人工智能会不会有意识?为什么可能比人类更聪明的人工智能会被认为没有意识,甚至永远都不会有意识?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定义什么是意识,但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可以说,如果我们能够定义什么是意识,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意识难题了。退一步,我们可以体会一下对意识的感觉以及意识和智能的不同。 人类一直都在探寻关于意识本质的问题,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哲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从字面意义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思考是意识存在的最直接证据,但问题没那么简单。思考是大脑对外界刺激的计算和反馈,但“我在”则是对自我存在的意识,而这个“我”则十分抽象———我”既不是身体发肤,甚至也不是大脑本身,我们在思考自我的时候,似乎有一个独立的心灵在进行观察。这个独立的心灵大概就是意识。 阿尼尔·赛斯是英国萨赛克斯大学塞克勒意识科学及心理中心创始人之一、认知和计算神经科学教授,他的新书《意识机器》是探讨意识的本质、起源等问题的著作。作者认为,意识并非某种神秘的、不可捉摸的实体,而是大脑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他提出,意识可以被看作是大脑对自身状态的一种“最佳猜测”。换句话说,我们的大脑在不断地构建一个关于外部世界的模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它也在不断地评估和调整这个模型,以适应新的信息和经验。这种持续的自我评估和调整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 赛斯认为意识的最佳猜测是一种贝叶斯推理过程。贝叶斯推理是一种统计方法,它允许我们根据新的证据来更新我们对某个假设的信念。赛斯指出,大脑在处理感官输入时,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概率的计算,试图找出最有可能解释这种输入的内部模型。这种模型的建立和更新过程,正是意识活动的核心。赛斯进一步阐述,意识的这种特性意味着它并非大脑的附加功能,而是其基本运作方式的一部分。意识的出现,可以被看作是大脑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而发展出来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使得我们能够预测未来事件,从而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对于意识和计算机数据有何不同的问题,赛斯以科幻作品中经常涉及的人体远程传输技术为例进行了说明。科幻作品中的远程传输技术一般是通过扫描一个人的全部身体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通过某种方式传输到另一个地方,在那里重新构建出一个与原来一模一样的人。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传输的是数据,但赛斯强调,这与意识的运作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意识不仅仅是信息的简单传递,它涉及的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自我评估和调整过程。在赛斯看来,意识的连续性意味着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