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题型归类 古代诗歌阅读在命题上都比较稳定,主要是对能力的考查,即立足课程标准,紧扣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借以提高审美鉴赏 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的要求。2024年高考三套试卷的古代诗歌阅读题,在选材上仍然延续了以七言律诗为主的特点,三首诗歌都为宋诗,属于名家名篇。作品语言较为浅易,内容上贴近生活,多蕴含丰富深刻的道理、高远的精神追求、古今相通的感情。 具体如下: 卷别 篇名 朝代 作者 体裁 题材 主要内容 2024年 新课标 I卷 《宿千岁 庵听泉》 宋 刘克庄 七言 律 诗 记游诗 “听泉”,聆听泉声;这是写给友人的一首记游诗。诗人借 听觉描写对泉水的喜爱,从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 追求。 2024年 新课标 Ⅱ 卷 《雨后为 山亭独卧》 宋 叶梦得 七言 律 诗 即景 抒情诗 “独卧”,独自闲卧;这是诗人在为山亭写的一首即景抒情 诗。作品由景到情,表达了诗人因年事已高、壮志未酬而生的无奈和感慨。 2024年 全国 甲卷 《次韵钱 逊叔泛舟 虹桥》 宋 吕本中 七言 律 诗 山水诗 “泛舟”,坐船游玩;作品写了诗人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美景 中的一种期待,然而期待不得,随即释然,展现出一种超脱与闲适的情怀。 读诗读什么 1. 深入理解背景:了解诗人所处的历史时期、个人经历及其创作背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例如,了解杜甫的经历有助于理解他在《登高》中所表达的忧国忧民之情。 2. 注重情感体验:体会诗人在作品中流露出的真实情感,通过诗人的视角去感受其所描绘的场景或心境。比如,在《声声慢》中,李清照通过对自己境遇的描写,传达了国破家亡之后内心的哀愁与悲痛。 3. 把握艺术特色:注意诗词的艺术手法,比如比喻、象征、用典等,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领略诗词之美。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营造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4. 反复阅读与想象:通过反复阅读,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诗词的意境,这样能增强对诗词意境的感受。 5. 分析与评论:对诗词进行分析和评论,可以从小处入手,聚焦于某个细节或者特定的手法。 6. 传承文化精神:认识到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智慧。 7. 联系实际:将诗词中的哲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思考其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提升个人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 读诗抓什么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歌 读标题 信息 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情感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知作者 明背景 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创作背景和目的等。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 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情感基调。 读注释 明暗示 任何诗歌都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都打上了一定的时代印记。注释的内容有:典故,解释疑难 词句,说明写作背景、目的等。 理诗句 明情语 (1)抓关键字词,突破理解障碍。边读边思考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迅速定位情感基调。(2)抓 景、事、情,推导诗歌主旨。通过对景、事的提炼、理解,围绕人之常情,推导出诗歌的主旨。(3)抓 尾句,揣摩诗歌感情。古人写诗,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俗称“卒章显志”。 古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写景诗 高洁志向、淡泊心情;挣脱羁绊、心灵自由;日月常存、韶光易逝;无比热爱、田园风光;喜爱农村、淳朴民风 咏物诗 高洁志向、淡泊心情、恬淡闲适;失意潦倒、壮志难酬 思乡诗 思念亲人、思乡怀远、怅惘失落;独在异乡、羁旅情愁 怀古诗 借古讽今、感时伤乱;借古赞今、国运昌盛;凭吊古人、感慨自身 战争诗 保家卫国、豪情满怀;厌恶战争、表达苦难 边塞诗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