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模拟卷 (150分钟,150分) 一、积累运用(10分) 1.名句填空。(5分) (1) ,一夫当关, 。(李白《蜀道难》) (2)李密在《陈情表》结尾处,运用典故表达对晋武帝的报答与感激之情的句子是“ , ”。 (3)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答案】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万夫莫开 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俯察品类之盛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峥嵘、崔嵬、陨、俯、盛。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不能与现在太过接近。但也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_____,_____,也就是说,_____,_____,_____,而不仅仅是就事论事。 ①也需要追溯其历史渊源 ②而是研究者的研究是否具有“深度” ③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研究对象距离现在有多近 ④将之放在历史脉络中加以考察 ⑤即便是研究不久前发生的事件或现象 A.⑤③②①④ B.⑤①③②④ C.③②⑤④① D.③②⑤①④ (2)下面是SES墨懿文学社社长给该校徐校长写的一封信,其中有两处在表达上不妥当,请找出来并修正。(2分) 尊敬的徐校长: 您好! 我是我校墨懿文学社的社长,我社想出版一本名为《放飞梦想》的书。【甲】这本书收录了我社同学创作的102篇文章,是文学社成员智慧的结晶。【乙】还请您拜读,并劳烦您为本书写一篇序言。【丙】能得到校长的支持和认可,我们倍感荣幸。【丁】盼望您能同意,在此敬谢不敏! 祝您工作顺利! SES墨懿文学社 2024年11月18日 【答案】(1)D (2)【乙】,修改:将“拜读”改为“抽空阅读/抽出时间读一读” 【丙】,修改:将“敬谢不敏”改为“在此(代表全体社员)向您先表谢意”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根据横线前“但也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可知,横线处的内容与前文“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不能与现在太过接近”这一观点,构成转折,所以③句应为首句,排除AB项。 根据“也就是说”可知,后面所填内容是对前面所谈观点的举例说明,所以⑤放在③②后面符合逻辑;①句“也需要追溯其历史渊源”是对⑤句中研究具体事件时做法的进一步补充,指出要追溯渊源,所以①句紧随⑤句,最后是④,强调在历史脉络中加以考察,排除C项。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得体的能力。 乙处,“拜读”是读别人作品或者书信的敬辞,不能用于别人读自己的文章,改为“抽空阅读”或者“抽出时间读一读”; 丙处,“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信中是想表达“谢谢”之意,用词不当,删掉“敬谢不敏”,改为“在此(代表全体社员)向您先表谢意”。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各题。(17分) 不完美焦虑:追求“更好”背后 ①在今天,“自我成长”是一门供需两旺的生意。书籍、研修班、线上课程,只要愿意,你可以找到各种资源,许诺帮助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自我提升”市场的持续和迅速膨胀,很可能是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追求完美变成了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状态。人们常常把追求完美视作美德。然而,一个悖论是,对完美的渴望却未必会让人们变得更好。很多时候,人们对完美的追求并不是出于对卓越的渴望,而是出于对“不够好”“不完美”的焦虑。 ②人们往往意识不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着过高期待的时代。很多人会不停地反省自己:我足够好了吗?很多家长会讲到自己对孩子的期待。“我的要求不高。”他们常常以这句话开场。“我的孩子不用上清华北大,普通重点、比较好的大学就可以。”“不用挣很多很多的钱,够用就行。”“工作也不用特别了不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