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 1.核心思想理念的产生、内容? 2.我们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要求:阅读教材P53-57,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自主预习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从《典籍里的中国》中感悟“思想力量”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从《尚书》中感悟“民本思想”的源起。 “仁者爱人,为人之本”。从《论语》中感悟“仁爱思想”的源起。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从《道德经》中感悟“无为思想”的源起。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从《周易》中感悟“自强思想”的源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探究与分享 思考:以下名言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哪些核心思想理念?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讲仁爱 重民本 守诚信 崇正义 尚和合 求大同 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内容: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知识总结 1.核心思想理念的产生、内容? 探究与分享 孔子将仁的含义概括为“爱人”,主张尊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后世将仁爱从社会人伦推广到宇 宙万物,提倡“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息息相通,共处于一个家园,故见到同类危难而有恻隐之心,见到鸟兽哀鸣 而有不忍之心,见到草木摧折而有悯恤之心,见到瓦石毁坏而有顾惜之心。 孔子将仁的含义概括为“爱人”,主张尊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后世将仁爱从社会人伦推广到宇宙万物,提倡“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息息相通,共处于一个家园,故见到同类危难而有恻隐之心,见到鸟兽哀鸣而有不忍之心,见到草木摧折而有悯恤之心,见到瓦石毁坏而有顾惜之心。 思考:(1)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仁爱的理解。 (2)日常生活,我们如何更好地践行仁爱? 知识总结 (1)讲仁爱。 要求:①我们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②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2.我们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亲亲“,”仁民“,”爱物” 探究与分享 思考: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一核心思想理念?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这句古语,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重民本。 知识总结 (2)重民本。 原因: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要求:①我们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②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我们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探究与分享 春秋时期,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买东西,儿子哭闹着要同行。为了安抚孩子,妻子许诺:“你乖乖在家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儿子信以为真,一整天都等待着。妻子回家后,曾子见状二话不说准备杀猪,妻子阻止并解释只是哄孩子的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