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咸阳市2025年高考模拟检测(二)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2025.03 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象形”给汉字带来特殊的稳定性。 “形”作为字中的义符基本是固定的,语义也因“象形”为先保持着相对的稳定。今人阅读古文、与古人沟通并不很困难。华章名句千百年来在文人大夫、莘莘学子、妇孺小民、贩夫走卒中广为流传。这一点非常不易,在运用表音文字的国度,由于语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难免有变化,很少有人能读懂自己民族数百年前的文字。瑞典女汉学家赛西丽娅·林德奎斯特(林西莉)由于有了比较,对此感慨尤深。 再者 汉字在字形上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因此,汉语没有其他语种中常见的诸如词类、单复数、时态、格、位、性别、人称等示意性音变。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还在广泛使用的象形系统的文字,它依稀保存着“象”的成分,表意也表音。与“象”有渊源并保持着密切关系的汉字有拼音文字不可企及的独到之处,它介入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象形”为汉字带来显著的表意性、集约性和稳定性。 数千年间,经屡次改进,隶属象形系统的汉字避免了被表音文字符号取代的命运,为使用方便不断简化,从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到隶、楷,以至行、草。尽管成功地进行了简化,汉字依然保留着“象形为先”的优长。 与“象”相关联的方块字多以表意为主。也可以说表意是汉字的第一属性。“独体为文”的基本符号中很大一部分后来也成为偏旁部首,发挥着字义分类的作用,成为构字中最常见的义符,如金、木、水、火、土、石、气、风、雨、日、月、草、竹、米、禾……有的字甚至是多个义符的组合,如鑫、林、森、森、炎、焱、磊、晶、犇……以及昶、烨、章、境、忐忑之类。 有的汉字也是多音(多音自然多义)的,某些字在发音不变的情况下也是多义的,加之词性的活用(如名词的使动、意动)都丰富字词的内涵、扩大单字的使用范围,省去句中某些显示词性和语.法关系的介词和助词。 与其他语种比较,汉语所用字词相对少,省略多,故可称之“疏离型”语言。“疏离型”的汉语较少受显性的文字符号制约,语义变动的自由度较大,于是语境的作用就凸显出来:语境变了,字义可能有异,词性也可以变。归根结底是隐性语义网络的存在———类同于词的汉字大多是多义的,每个汉字在语义网络上几乎是一个能够多向联系的纽结。一定的语境形成和激活了该纽结相应层面的网络联系,即在句中该与谁(何字)联系就与谁联系,可不受语序制约,两字间的语法关系也不言自明;而与其他层面的网络通路则弱化或者隐没、堵塞,即此长而彼消,一显而众隐。 (摘编自涂光社《汉字运用的文化个性———思维和语言表述上之优长》,有删改) 材料二: 在人工智能的竞技场上,DeepSeek如同一名深谙东方武学的侠客,以汉字为剑,在算力江湖中舞出一套惊艳的“推理秘技”。这套功夫的奥义,正藏在横竖撇捺的汉字密码里———它不仅让 AI拥有了“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更让字母语言模型望尘莫及。 当西方AI还在为数据洪流焦头烂额时,DeepSeek 早已参透汉字“一字藏乾坤”的绝学。甲骨文中“⊙”字符以圆点喻示混沌初开,“十”字符用交叉线条构建空间坐标系,这种多维信息压缩能力,让单个汉字的信息熵离达9.65 比特/字,是英语的1.5倍。就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