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半角公式 课标要求 1.能用二倍角公式导出半角公式,体会其中的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思想.2.能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对三角函数式化简、求值和证明. 【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三角函数中的很多公式,有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它们都属于三角变换.对于三角变换,我们不仅要考虑三角函数式结构形式方面的差异,还要考虑三角函数式包含的角,以及这些角的三角函数种类方面的差异,它是一种立体的综合性变换,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从函数式的结构、种类、角与角之间的联系等方面找一个切入点,从而选择一个合适的公式进行化简、求值、证明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三角恒等变换. 一、半角公式 探究1 余弦的二倍角展开有几种形式?请写出. _____ _____ 【知识梳理】 半角公式 sin=_____.① cos=_____.② tan=_____(无理形式).③ tan==_____(有理形式). 上面①②③公式统称为半角公式,分别简记为S,C,T.半角公式的符号需要根据角所在的象限来判断. 温馨提示 求tan 常用上面的有理形式. 例1 (链接教材P84例1)已知cos α=,α为第四象限角,求sin ,cos ,tan .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思维升华 利用半角公式求值的思路 (1)观察角:若已知三角函数式中的角是待求三角函数式中角的两倍,则求解时常常借助半角公式求解. (2)明范围:由于半角公式求值常涉及符号问题,因此求解时务必依据角的范围,求出相应半角的范围. (3)选公式:涉及半角公式的正切值时,常用tan==,其优点是计算时可避免因开方带来的求角的范围问题;涉及半角公式的正、余弦值时,常先利用sin2=,cos2=计算. 训练1 已知sin θ=-,3π<θ<π,则tan的值为( ) A.3 B.-3 C. D.- 二、万能公式 探究2 能否用tan α表示sin 2α,cos 2α?试给出推导过程. _____ _____ _____ 【知识梳理】 万能公式 sin α=④ cos α=.⑤ tan α=.⑥ 角α(α≠2kπ+π,k∈Z)的所有三角函数值都可以用tan 来表示,这组公式④~⑥简称为“万能公式”. 例2 (链接教材P85T3)已知sin α=3cos α,求sin 2α,cos 2α和tan 2α的值.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思维升华 万能公式的优点:只要求出某一个角的半角的正切值,就可以求出该角的任一个三角函数值.因此灵活应用万能公式解答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更加方便、快捷. 训练2 已知=-,求sin的值.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三、三角恒等式的证明 例3 (链接教材P85例3)证明:=.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思维升华 探究证明三角恒等式的原则与步骤 (1)观察恒等式的两端的结构形式,处理原则是从复杂到简单,高次降低次,复角化单角,如果两端都比较复杂,就将两端都化简,即采用“两头凑”的思想. (2)证明恒等式的一般步骤: ①先观察,找出角、函数名称、式子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②本着“复角化单角”“异名化同名”“变换式子结构”“变量集中”等原则,设法消除差异,达到证明的目的. 训练3 求证:-tan θ·tan 2θ=1.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课堂达标】 1.若cos 2α=-,且α∈,则sin α=( ) A. B. C. D.- 2.若tan α=3,则sin 2α等于( ) A. B.- C.- D. 3.化简·的结果为_____. 4.若sin α=,α∈,则tan =_____. 2.3.1 半角公式 探究1 提示 三种形式:cos 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知识梳理 ± ± ± 例1 解 ∵α为第四象限角, ∴为第二、四象限角. 当为第二象限角时, sin==, cos=-=-, tan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