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645870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01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张
短歌行
,
归园田居(其一)
,
联读
,
教学设计
,
统编
,
高中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反复诵读两首诗歌,领会两位诗人表达的情感与志向。 审美鉴赏:比较两首诗歌的语言形式,赏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文化传承:借助罗曼·罗兰名言探究两位诗人不同人生选择背后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比较两首诗歌的语言形式,赏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领会两位诗人表达的情感与志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亲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曹操在大船上设宴款待众将,横槊对众将说道 :“我拿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对此良辰美景,我作歌,你们唱和。”于是,曹操面对当空皓月、辽阔大江,深情地唱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东晋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任彭泽县令仅八十多天即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组诗五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他那静穆淡远的隐逸诗人形象被历史定格。 二、品读不一样的“深情” 1. 自由朗读两首诗,说说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点拨 :抓住两首诗中反复强调情感的词语去体悟。 明确:《短歌行》中,“忧”字出现 了三次:“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从中来”。由此可以感受到曹操对建功立业、贤士来归的渴望。《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用“爱”“恋”“思”“闲”等词,表达对自然田园的热爱与向往,体现了陶渊明对辞官归隐、躬耕田园的憧憬和期盼。虽然两位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不同,但都称得上是真诚深挚的“深情”者。 2. 再次朗读,体悟“深情”。 朗读指导 :《短歌行》是一首四言诗,四言诗具有句式整齐、节奏匀称、古朴典雅的特点。朗读时按“二二”节奏划分,如“对酒 / 当歌,人生 / 几何!譬如 / 朝露,去日 / 苦多”。全诗每四句一组,每组第一、二、四句押韵,第三句不押韵。四言形式整齐匀称的节奏、密集的韵脚能很好地传达曹操横槊赋诗时豪迈铿锵、忧思深沉的情感。 《 归 园 田 居( 其 一 )》 是 一 首 五 言 诗, 以“二二一”和“二一二”两种节奏交替出现,如“方宅 / 十余 / 亩,草屋 / 八九 / 间。榆柳 / 荫 / 后檐,桃李 / 罗 / 堂前”。全诗偶数句押韵,一韵到底。和四言诗相比,五言诗虽只增加了一个字,但因此诗句的容量增加很多,表现力也大大增强 ;同时也增加了一个停顿,五言诗的节奏变化增多,因而更适于表达陶渊明辞官归田时欢欣喜悦、闲适自由的情感。 三、赏析不一样的“诗意” 1. 赏析《短歌行》。 (1) 《短歌行》中,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深情”的?请举例说明。 明确 :《短歌行》主要采用用典的手法。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典出《诗经·郑风》,表达对贤才的追慕和渴望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典出《诗经·小雅》,描绘的是主贤相契、和乐融洽的画面,表达诗人礼遇贤士的热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典出《管子·形势解》,表明求贤若渴、广纳贤才的心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典出《史记·鲁周公世家》,表达求贤不止、统一天下的愿望。《短歌行》还运用了比兴手法。“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因为“兴”常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比兴”联用,可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如诗中“朝露”“月光”“乌鹊”托物起兴,同时以“朝露”喻短暂的生命,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以“月光”喻忧思,表达对求贤的迫切之情 ;以“乌鹊”喻贤士,形容其彷徨择主的处境,诗人借此含蓄地表达了纳贤的诚意和焦虑之情。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再别康桥》课件(共57张PPT)(2025-04-04)
《风景谈》课件(共44张PPT)(2025-04-04)
《陈情表》课件(共57张PPT)(2025-04-04)
《边城(节选)》课件(共35张PPT)(2025-04-04)
《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件(共32张PPT)(2025-04-0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