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6626

11.1《过秦论》课件(共45张PPT)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313546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1,过秦论,课件,4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人 民 教 育 出 版 社 过秦论 课堂导入 战国乱世,群雄争霸,秦国凭借着边陲起家,纵横驰骋, 历经百余年终一统天下,堪称一时之盛!然而,谁料到这盛 极一时的帝国竟如此短暂,其覆灭之速,之惨烈,之神秘, 以至于令世人无不震惊。 自古以来,多少有识之士在震惊之余,不懈地探索其迅 速崛起而又突然灭亡的原因,以期从秦王朝的盛衰兴败中吸 取教训。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分析探讨秦朝灭亡的经验 教训的史论文章———贾谊的《过秦论》。 1.了解贾谊以及《新书》的相关知识。 2.疏通文意,划分结构,把握作者的论证逻辑。 3.赏析文中的对比手法,探究秦亡的原因。 4.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培养忧患意识。 贾谊(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前168 年),籍贯洛阳。他是西汉时期杰出的 政治家、文学家,亦是汉赋早期的杰出 代表,被世人尊称为贾生。贾谊年少时 便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年仅十八岁,因 其出色的文学才华而被郡内人士所称颂。 贾谊在汉文帝时期曾担任博士,后升迁至太中大夫。但 由于受到大臣周勃、灌婴的排挤,他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 因此,后世也称呼他为贾长沙或贾太傅。在长沙王太傅的任 期内过了三年,贾谊被召回长安,担任梁怀王太傅。当梁怀 王意外坠马身亡时,贾谊深感愧疚,因此忧郁而终,享年仅 三十三岁。 司马迁对屈原和贾谊都抱有深深的同情,他为二人合写 了一篇传记。因此,后世常将贾谊与屈原并称“屈贾”。 赏 析 : 此诗借贾谊之遭遇,实为托 古讽时之作。借以抒发诗人怀才 不遇之感慨,深刻揭示了汉文帝 不能识贤、任贤的问题。同时, 此诗也暗讽晚唐皇帝服药求仙、 荒废政事、忽视民生之昏庸特性。 翻 译 :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 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 可伦比。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 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垂询民生, 穷究的却是鬼神。 《 贾 生 》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写作背景 贾谊所处的时代,尽管表面上呈现出西汉的“太平盛世” , 但实际上却矛盾重重,危机四伏。他敏锐地观察到大地主和大 商人权势滔天,土地高度集中,农民流离失所,农业生产遭受 破坏,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作为一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贾谊从秦朝的灭亡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 大。他深感现实之忧虑,因此撰写《过秦论》。虽然名为"过 秦",实则是对汉朝的规劝。他希望汉朝统治者能够以秦朝为 鉴,施行仁政,缓和社会矛盾,避免社会危机的爆发。 上篇 先讲述秦自秦孝公 至秦始皇逐渐强大的原 因,后写陈涉虽然本身 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 的秦开始覆灭,在此对 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 义不施”的结论。 中篇 剖析秦统一天下 后没有施行正确的政 策,秦二世没有能够 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 策,主要指责秦二世 的 过 失。 内容介绍 《过秦论》是贾谊史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 下篇 写在秦面临危 亡的情况下,秦王 子婴没有救亡扶倾 的才力,主要指责 秦王子婴的过失。 是我国古代议论文的一种文体,“论者,议也”。论是论 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论学等内容,重在说理。 《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 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 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如《过秦论》等。" 我国古代论文源远流长,先秦诸子散文,如《孟 子》《韩非子》,实际上都是论说文。从现存的文献看, 贾谊《过秦论》是最早以“论”名篇的文章。 解读题目 过秦论 “论”,一种议论 文体,古文中的所 谓“论” ,是论断 事理,包括论政, 论史等文字。 "过" 用作动 词 ,指斥…… 的过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