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6840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04-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970764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cover
(课件网)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思悟】 帝王治理国家,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是根本。治国“犹如栽树”,旨在把百姓看成国家的根本,要安民利民,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不要过多干扰、折腾。对此,为政者须明鉴,并切实实行。 奇文以明道— 语言建构与运用: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平与文章创作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之理。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把握塑造人物及阐述道理的手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借种树喻育人、养民的深刻道理及现实意义。 素养目标 作者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 政治上:“永贞革新”———以王叔文为首的官僚士大夫为打击宦官势力而进行的斗争,历时146天以失败告终。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相继都被贬为各州司马,史称“八司马事件”。805年,柳宗元被一贬再贬,先被贬为邵州刺史,后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 815年,柳宗元离开永州,生活在永州10年中,柳宗元在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进行钻研,游历永州山水,结交当地士子和闲人,他写下《永州八记》(《柳河东全集》的540多篇诗文中有317篇创作于永州)。 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柳宗元回到了长安。在长安,柳宗元没有受到重用,被改贬为柳州刺史。年仅47岁死于柳州任上。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四种,以山水游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并作了序。 柳宗元的政论文有:《封建论》、《夭说》; 文学性传记散文有:《捕蛇者说》、《童区寄传》 山水游记有:《永州八记》 寓言散文有:《种树郭橐驼传》,《三戒》。 柳宗元与韩愈在政治上属于对立的派别,但共同提倡“古文运动”,维持了良好的个人关系。柳宗元死后,韩愈写了著名的《祭柳子厚文》和《柳子厚墓志铭》。合称“韩柳”。 在古文运动中,韩柳见解相同,侧重点不同: 注重反映社会问题,参与社会改革,以改造社会为己任。 文风清峻峭拔,擅长寓言和小品文 。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 文风沉稳厚重,提倡“文道合一”“气盛言宜”。 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 解 题 主人公形象特征及名号由来 主人公的职业及技术特长 文体 名为“传”, 兼有寓言性质 橐驼,指骆驼。这里指人驼背。 tuó 文体知识 传:文体的一种,即人物传记。但本文并非是一般的人物传记,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此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文体知识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杂记文的一种。 “寓”是寄托的意思,用假托的故事或比喻拟人来说明某个道理,它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大都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与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把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