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登快阁 黄庭坚 1045年,江西九江的双井村,一个婴儿呱呱坠地。这孩子在抓周时一把抓住了毛笔,就不再松手。他从小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5岁时即熟记《六经》,7岁便可写诗,19岁参加乡试,一举考中了第一名。23岁参加进士考试,考中了三甲第一名。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宦海沉浮。 新课导入 1095年,他被贬谪黔州(今重庆市彭水),从此,失意的他便与这一方灵秀的山水草木结下了情缘。仕途失意,但生活却富有诗意:他在这里参禅悟道、诗酒会友,在乱世浊俗中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骨气,狷介自持。山谷遗风也在这一方山水之间,传承流芳,绵延不息。 新课导入 1.了解黄庭坚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通过意境鉴赏,感受诗人的情感起伏。 3.感悟诗人渴望归隐却又羁留官场、不与人争但求济世安民的士大夫情怀。 学习目标 壹 贰 叁 肆 伍 壹 知人论世 黄庭坚(1045 -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知人论世 黄庭坚 (1045 -1105 ) 此诗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时黄庭坚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任知县,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的快阁览胜,有感而发。 写作背景 黄庭坚被任命为吉州太和县知县,这是他入仕以来首次担任地方官,处理公事十分认真负责。他亲见人民的种种疾苦,而王安石新法在实行过程中受到扭曲,并不能给人民带来实际好处,甚至有时还加重他们的负担。黄庭坚对这一切深感忧虑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时时生出归隐之念。 写作背景 解题 《登快阁》 ①登,即点明诗人登临望远。 ②快阁,在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 贰 初读诗歌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登快阁 黄庭坚 诗歌朗诵 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诗。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诗歌划分 1.快阁: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作者任泰和令时。 2. 痴儿了却公家事:意思是说,自己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痴儿,作者自指。了却:完成。 3. 东西:东边和西边。指在阁中四处周览。 4. 倚:倚靠。 5. 落木:落叶。 诗歌注释 6. 澄江:指赣江。澄,澄澈,清澈。 7. 朱弦:这里指琴。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 8. 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指正眼看人。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聊:姑且。 9. 弄:演奏。 10. 与白鸥盟: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借指归隐。 诗歌注释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释义: 诗人自嘲自己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后,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心情,在快阁中四处周览,倚靠栏杆欣赏晚晴的景色。 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显得更为辽阔,在朗朗明月下,澄澈的江水如练,分明地流向远方。 诗歌释义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释义: 因友人远离,诗人失去了弹琴的兴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