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陶渊明 来 兮 辞 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 ———欧阳修 客观理性从政 “仕”与“隐”的分水岭 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轻飏(yánɡ) 壶觞(shānɡ) 出岫(yòu) 景翳翳(yì) B.曷不(hé) 耘耔(zǐ) 登东皋(ɡāo) 棹孤舟(zhào) C.熹微(xī) 流憩(qì) 遐观(xiá) 眄庭柯(ɡài) D.西畴(chóu) 盘桓(huán) 遑遑(huánɡ) 载欣载奔(zǎi) xiù miǎn zài 学案预习检测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 B. 陶渊明卒后亲友私谥“靖节”。谥号是封建时代的皇帝、大臣、士大夫等重要人物死后,后人根据他们生前的事迹和功过给予的称号,含有褒奖的意思。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 C.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 D.“不为五斗米折腰”典出陶渊明,后来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 B 谥号含有褒善贬恶的意思。 归去来兮辞 助词,无实义 回去吧…… 回去吧,离开吧…… “辞”的常识 是战国后期诗人 在 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 。它有如下的体裁特点: 屈原 楚 楚辞 1.两句为一组,四句一节。每四句为一个层次,说 明一件事情 , 读后稍作停顿。 2.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 3.句式散文化,一般押韵。(诗歌范畴)区别于赋 赋 说理,辞 抒情 余家贫,耕植 不足以 自给。幼稚 盈室,瓶无储粟,生生 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 为 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 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 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 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资,货也。 资者,人之所藉也。 --《说文解字》 1.钱财 eg: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 厚遗 秦王宠臣中庶子 蒙嘉。 2.条件 eg:三资者备。 3.凭借 eg: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做官的原因: 1.家贫,生计所迫。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责子》: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2.亲故劝余为官 《荣木》:“先祖遗训,余岂云坠!” 曾祖父陶侃是开国大将军,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 3.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4.会有四方之事;家叔以余贫苦 责 子 晋 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五次做官: 第一任: 在王凝之手下做江州祭酒。“不堪吏职”请辞。 第二任:在桓玄门下做属吏。 发现桓玄企图篡夺帝位,不愿同流合污请辞。 第三任:在刘裕麾下做镇军参军。 刘裕企图讨伐桓玄剪除异己的做法让陶渊明倍感失望请辞。 第四任:刘敬宣门下做参军。 刘自己先不打了,三个月便草草离职。 第五任:叔父做太守,引荐陶担任彭泽县令。 不肯穿上官服迎接郡里巡视的督邮,“不为五斗米折腰”。 即日挂冠去职。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 交 病。尝从 人事,皆 口腹 自役。 于是怅然 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 敛裳宵逝。寻 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 免 去 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 余日。因事 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慷慨 1.感叹 eg:怅然慷慨 慷慨惟平生,俛仰独悲伤 2.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eg: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3.豪放爽直,刚正不阿。 eg:性刚毅,慷慨有大节 当 1.正对着 eg:木兰当户织 2.判处 eg:其罪当诛 3.应当 eg: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主持 eg:张居正当国。 5.假使 e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