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换发青春活力 第三课 人贵自尊 3.1 人须有自尊 自主学习 1、自尊的内涵 2、自尊的表现 3、自尊的重要性 浏览课本P26-28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将答案标记在课本上。 我平时非常注意衣着是否整洁,不然我会感到不自在。 课堂上,老师说我的回答有新意,同学们为我鼓掌,我感到骄傲 公交车上我给老人让座,周围人赞许的目光让我觉得自己很棒。 步入青春,我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考虑自己行为的影响,希望赢得他人的认可,这些都是自尊的表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包括自我尊重和赢得他人的尊重。 1、自尊的内涵: 自我价值是指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我对社会作出贡献,而后社会和他人对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自我价值的实现必然要以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以答谢社会为目的。在人之初,自我价值是通过父母的接纳、肯定、承认、赞美、表扬、鼓励等方式逐渐建立起来的,其核心是自尊。 探究与分享 参考下列内容,写三句关于自己的话,表达对自己的肯定和喜爱。 我关心他人,愿意帮助他人,有很多好朋友。 我热爱运动,身体很健康 我 我 我 总结归纳 2.自尊的表现: (1)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 ①自尊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能肯定自己的价值; ②能够积极地表现自己,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为人所需要的。 周一轮到小明打扫卫生,结果他忘记整理讲台桌,教室卫生被扣分,班级因此丢了卫生流动红旗。面对这一结果,他很内疚。第二天放学后,他主动留下来参与值日,打扫卫生更认真了。 你如何看待小明的行为? 答案示例: 小明因自己打扫不到位,导致班级丢了卫生流动红旗,面对这一结果他感到内疚,这说明他有差耻心,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了行己有耻。事后主动留下来参与值日,弥补过错,说明他能够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负责任等美好的道德品行,这说明他知廉耻、明是非,是一个自尊的人。 内涵:“行己有耻”出自《论语》,是指对自己不善的动机和行为有羞耻心,能以羞耻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凡自己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 南宋思想家朱熹认为:“知耻是由内心以生,闻过是得之于外。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故耻为重。 重要性: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都是优秀的品质。 相关链接: 总结归纳 2.自尊的表现: (2)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 ①自尊的人是有羞耻心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 ②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 在学校的科技比赛中, 小航代表本组进行成果展示,小组最终获得第一名。得奖后,小航对班上同学说:“如果没有我,我们小组就不可能得第一名。” 情境一: 情境二: 同桌带来一个新奇的文具,小蕾不屑地说:“我马上让我妈妈买最新款,比你这个可好多了。” 你如何看待小航和小蕾的言行? 答案示例: (1)得奖后,小航认为“如果没有我,我们小组就不可能得第一名”是错误的,是认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表现。他没有认识到,小组是一个集体,获得第一名离不开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他作为代表,展示的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获得的荣誉是整个小组的集体荣誉。他用虚假的认知获取表面上的荣耀,把集体荣誉归功到自己身上,是爱慕虚荣的表现。 (2)小蕾的言行是错误的,她表面上对同来的新奇文具表示不屑,实际却希望自己拥有更好的,这是攀比心重,爱慕虚荣的表现。 (3)小航和小蕾的言行,都是缺乏自尊的表现。他们应该认识到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不为名利所惑,不过分追求表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