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5698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42064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答案,PDF,试题,语文,次月
  • cover
2024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⑥戏曲脚色制的成熟有一些重要标志,包括“末”和“生”的分离及“净"和“丑”的分 离。宋杂剧金院本没有净行,从宋杂剧金院本向成熟的戏曲形态一南戏和元杂剧演变过程 语文试题 中,就在“副净”转化为“丑”的同时,其表演上的特色与“净”开始出现明显区隔,变为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个行当。从现存南戏和元杂剧的剧本可见,净和丑之间分工十分明确,滑藉调笑的功能主要由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丑”承担,而“净”虽然和丑一样在装扮上以涂面为标志,在表演上则更近于正色。无论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功能看还是从表演风格看,南戏和元杂剧里的“净”前身仿佛都更近于宋杂剧、金院本里的 材料一 “装孤”,而与“副净’迥然相异。从宋杂剧、金院本的表演分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 ①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装扮表演且以代言体叙述故事的艺术。戏剧的代言体,是指演员在 五个主要脚色,到南宋戏文和元杂剧分生、旦、净、末、丑五个主要脚色,看似差别细微,却 舞台上通过化妆和模仿等手段假定性地化身为戏剧人物,不仅以该戏剧人物的身份、言语和行 完成了从表演小型节目的宋杂剧、金院本所需的脚色体系到表演有完整叙事内容的南戏所需的 动,更通过样貌、声音和行为模式等途径,努力营造如同真正的戏剧人物出现于观众面前的幻 脚色体系之间的关键递进,戏曲因此才形成完备的脚色体系。这一体系在昆曲中得到完备和系 觉。戏曲用独特的脚色制,将所有演员分为不同的行当,帮助观众跨越演员和戏剧人物之间的 统的接续,并最终影响几乎所有戏曲剧种。 界限。脚色制不仅是戏曲内部的行业制度,更是用以表现不同类型戏剧人物的表演体制,具有 ⑦戏曲的脚色体系不受角色数量的限制,从而解决了戏剧人物在数量上的无限和演员在数量 丰富的美学内涵。 上的有限这一矛盾,这是脚色制的重要价值之一。它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戏剧智慧,又与 ②戏剧这种艺术样式以演员的表演为媒介,通过有限的演员,把整个人类历史与现实作为其 戏剧的一般规律有内在的相通之处。 表现对象。戏剧的本质特征是由演员“扮演”人物,但演员数量是有限的,而戏剧人物是无限 (节选自傅谨《脚色与行当》,《新华文摘》2020年第2期,有删改) 的,演员与戏剧人物无法一一对应。观演双方的关系,就建立在观众认同演员在舞台上通过扮 材料二 演转化为戏剧人物这一重要默契的基础上。但默契的前提是戏剧表演者所运用的艺术化手段, ①什么“跳进跳出”,什么“写实写意”,我们总在这两个圈子里做文章,没有更多的东西。 能引导观众忽视有限的演员需在不同戏剧作品中粉演无限多的戏剧人物这一明显的矛盾。这就 中国的传统戏曲岂止是“跳进跳出”?这个自由度,咱们国家的传统戏曲,和观众的交流是多 需要演员在不同剧目(甚至在同一剧目)中扮演不同戏剧人物时采用合适的手段和途径,为观 么自由,实现的方式多么丰富。什么一会我进角色,一会我出角色。我们根本没有什么演员与 众营造误将演员视同戏剧人物的幻觉。 角色的所谓界限。这个不是哪个西方戏剧能够实现的,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戏曲太高明的地方。 ③戏曲更倾向于通过将所有戏剧人物按照表演艺术的需要分为不同的“类”,这里所说的 ②西方传统戏剧的表演理论认为演员创造角色的至高境界是“我就是”,即演员与角色合二 “类”的表现方式就是“脚色”。 为一。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是多重的关系,它在扮演中不刻意追求合一。演员与角色时而 ④戏曲的脚色制指戏班剧团里的所有演员都分门别类归属于各自的“行当”。每个戏曲演员 交替、时而并存、时而自己都讲不清此时此刻我到底是角色还是我自己:经常还时不时地同观 都有相对固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