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边彝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度(上)八年级期中测试卷 历 史 (2024年11月) 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个部分,合计满分100分。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部分(选择题 48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7.“从这一条约开始,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英国部分实现了其战争目的,通商口岸成为西方掠夺中国的中心。”“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8.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见下图)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截至2022年12月,已有7尊兽首铜像通过不同的方式回归祖国。导致兽首铜像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 猴首 猪首 牛首 虎首 A.德国、日本 B.英国、法国 C.英国、俄国 D.法国、德国 19.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就像一片巨大的葡萄叶,由于西北、东北被割占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变成了一只“大公鸡”。这一版图变化是哪一列强造成的( ) A.英国 B.法国 C.沙俄 D.美国 20.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对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最准确的是( ) 油画《火烧圆明园》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A.英国是该事件的唯一主犯 B.沙俄直接参与并获巨额赔款 C.其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和权益 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2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中国人认真地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作出反应,并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体现这种“社会思潮”的主张是( )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C.“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2.边疆的安定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着重要意义,阅读下列示意图,①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在新疆建立行省 C.沈葆桢率兵入台 D.在台湾建立行省 23.“清廷不再仅仅臣服于一两个对手,而是同时向11国低头。除正约之外,条约还有19个附件。”此“条约”签订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D.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4.下列史实反映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点是( )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1860年,太平军李秀成部进攻上海,先后在松江、青浦两地大败洋枪队。 1900年,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毙伤多人,迫使联军退回天津。 A.建立农民政权 B.反对清朝统治 C.制定革命纲领 D.反抗外来侵略 25.如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 A.沙俄的势力范围主要在长江流域 B.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显现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日本独霸中国局面的形成 26.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仅仅靠移植西方政治制度难以挽救中国,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基于这一认识( ) A.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B.陈天华发表《猛回头》 C.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 D.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27.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钟南山说:“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能说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武昌起义 D.秋收起义 28.史学家对辛亥革命有成功论、失败论、妥协论等不同的评价。以下史实能佐证“成功论”的是( ) A.临时政府承认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B.清朝26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C.孙中山向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