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9490

18 井冈翠竹 课件 (共29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31038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井冈,翠竹,课件,2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井冈翠竹 袁鹰 新课导入 竹石 郑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古往今来,“岁寒三友”之一的竹,以其坚韧的生命和昂扬的节操,历来为文人墨客所称颂。 作家袁鹰同样对竹子情有独钟,那么井冈山的翠竹又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 素 养 目 标 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深坳、梭镖、摇撼、殷切、功勋、郁郁苍苍、魂飞魄散、绞尽脑汁、悬岩绝壁等。 壹 贰 品析描写翠竹的语句,学习作者寓情于物的写法,体会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重点) 叁 结合时代背景感受井冈翠竹的精神,理解井冈翠竹的象征意义。(难点) 壹 文学常识 作者介绍 袁鹰( 1924—2023 ),原名田锺zhōng洛,江苏淮安人,作家。他的作品《寄到汤姆斯河去的诗》在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二等奖,《刘文学》一诗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一等奖。 在艺术方面,他善于以抒情、议论的手法和叠句的形式渲染气氛,突出主题,使得作品诗意盎然。 他的散文语言平淡老辣,题材广泛,寓意较深,且有历史纵深感。主要作品有《风帆》《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第十个春天》等。 写作背景 《井冈翠竹》写于1960年。那一年,作者袁鹰在《人民日报》文艺部工作,他和同事从茨cí坪出发,穿过密密层层的毛竹林,重走红军路,试图探寻历史的足迹。回来后,他写了一组抒情散文,合并为《井冈山记》,发表于《人民文学》1961年第1、2期合刊上,后于1963年收录进袁鹰散文集《风帆》中。《井冈山记》写了四样富有典型象征意义的东西:“茨cí坪灯火”“红军路” “青山翠竹”“风雨狮子岩”。全文采用了类似组诗的结构———四个组成部分分别从斗争历史、革命文物、建设成果和人民风貌等不同角度,描绘了旧貌换新颜的井冈山。《井冈翠竹》是其中的第三部分,原题作《青山翠竹》。 知识链接 井冈山,隶属于江西省,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赣湘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 井冈山是革命圣地和5A级旅游景区。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这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主要景点有井冈山风景名胜区、茅坪景区等。 贰 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 把握节奏 整体感知 深坳 梭 镖 砍伐 修长 摇撼 殷 切 功 勋 郁郁苍苍 重重叠叠 魂飞魄散 悬 崖 绝 壁 幽 谷 荒 滩 ào suō biāo fá xiū hàn yīn xūn yù dié hún pò xuán yá jué bì yōu huānɡ tān 词语积累 【郁郁苍苍】形容草木苍翠茂盛。 【深坳】很深的山沟、峡谷。 【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魂飞魄散】形容非常惊恐。 【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坚贞不屈】坚守节操,毫不屈服。 【血雨腥风】风里带有腥气,血溅得像下雨一样,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 【绞尽脑汁】形容想尽了办法,用尽了心机。 【悬崖绝壁】指险峻的山势。 【幽谷荒滩】幽深的山谷、荒凉的滩地。 【摇撼】摇动(树木、建筑物等)。 【凯歌】打了胜仗所唱的歌。 【殷切】深厚而急切。 【功勋】重大的贡献,特殊的功劳。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1-2)毛竹的神采。从远到近写井冈山的毛竹苍翠茂盛、气势磅礴、形态各异。这是说井冈翠竹的“神采”令人“难忘”。 第二部分:(3-9)革命的竹子。写井冈山的毛竹在中国革命斗争时期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这是说井冈翠竹的“神勇”令人“难忘”。 第三部分:(10-12)奉献的竹子。写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井冈山人开发井冈山毛竹的情景,这是说井冈翠竹的“新功”令人“难忘”。 第四部分:(13)照应开头,总结全文,深化主题,赞美井冈翠竹,赞美中国人民。 叁 探究文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