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综 合 性 学 习 新课导入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诗经·小雅·蓼莪》 “孝”是中国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传统伦理观念。也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之一。是我们青年一代应当继承的最宝贵财富之一。 探究领悟 孝是什么? 探究领悟 孝是什么? 《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 探究领悟 孝是什么? 老 子 “孝”另一种解读:老人的老,那一撇代表老人,老人被黄土埋了一半了,多是体弱多病,处境艰难。所以,这时候最需要孩子来托起老人,照顾老人。孩子关心孝顺,老人的艰难也就不见了,也就是尽孝。 探究领悟 孝文化 1.孝亲敬老的成语 爱老慈幼、骨肉至亲、 骨肉相连、恩重如山、 寸草春晖、父慈子孝、 返哺之恩、敬老尊贤、 孝子贤孙、知恩图报。 羊有跪乳之恩(羊羔跪乳) 鸦有反哺之义 孝文化 探究领悟 2.孝亲敬老名言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②、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③、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佚名) ⑤、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探究领悟 孝文化 3.孝亲敬老的故事 《孝经》说,“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孝从事亲开始,而事亲的第一步就是养亲。父母生育儿女,将儿女抚养长大,儿女报答父母最基本的方式就是赡养父母。 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陈毅孝敬父母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在路过家乡时抽空去探望已经身患重病的老母亲。陈母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看见陈毅进了家门,母亲非常高兴,陈母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于是她赶紧示意身边的人把尿裤藏到床下。陈毅见了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长问短。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知道瞒不过去了,只好说出了实情。陈毅听后,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这时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来,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他们,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习总书记孝顺父母 习近平陪母亲齐心散步 习近平陪父亲散步 探究领悟 孝文化 4.孝亲敬老的拓展 家 社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探究领悟 孝文化 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