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数学6.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已知,则的值为( ) A. B. C. D.2 2.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它的长边对折(为折痕),得到两个全等的小矩形.若小矩形长边与短边的比等于原来矩形长边与短边的比,则原来矩形的长边与短边的比是( ) A. B. C. D. 3.若,则下列比例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若,,,是成比例线段,其中,,,则线段的长为( ) A. B. C. D. 5.将等式改写成比例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6.已知线段a,b,c,且是a,c的比例中项,其中,则的长度为( ) A. B. C. D. 7.在比例尺为的图纸上,量得一座塔的高是厘米,那么它实际的高度是( ) A.11米 B.110米 C.22米 D.220米 8.如图,中,点D、E分别在线段上,,,若,则的长是( ) A.6 B. C. D.8 9.如图,在中,点D在上,,点E在上,,,相交于F,则( ) A. B. C. D. 10.如图,将矩形纸片按照以下方法裁剪:剪去矩形边长的,边长的(称为第一次裁剪);剪去剩下的矩形(阴影部分)边长的,长的(称为第二次裁剪);如此操作下去,若第五次裁剪后,剩下的图形恰好是正方形,则原矩形的长宽比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若(x、y、z均不为零),则 . 12.《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其中记载:“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意思是: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勾)和4(股)时,斜边(即最长的边)为5(弦),后人简单地把这个事实说成“勾3股4弦5”.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4:5,且斜边的长度是,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 13.数学家定义:若点把线段分成两部分,满足,则点为线段的白银分割点.已知点是线段的白银分割点,且,则 . 14.若高邮到南京的距离约为,则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的距离为 . 15.有一块多边形的草坪,在市政建设设计图纸上的面积为100平方厘米,图纸上某条边的长度为5厘米.经测量,这条边的实际长度为20米,则这块草坪的实际面积为 平方米. 三、解答题 16.已知,,均为正实数,且,求证:. 17.已知:如图,点、在的边上,点在边上,且,. 求证:. 18.如图,在一块长为a(cm),宽为b(cm)(a>b)的矩形黑板的四周,镶上宽为x(cm)的木板,得到一个新的矩形. (1)试用含a,b,x的代数式表示新矩形的长和宽; (2)试判断原矩形的长、宽与新矩形的长、宽是不是比例线段,并说明理由. 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经过一个定点,直线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相交于点. (1)直线:可以看成是直线沿轴向_____(填“左”或“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请直接写出定点的坐标_____; (2)求的值; (3)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点,.若,求的值.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数学6.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D A A A C D A 11. 12.150 13. 14. 15.160 16.解:∵ 又∵ ∴, ∴. 17.∵ ∴ . ∵ , ∴ , ∴ ,即. 18.试题分析:(1)、根据图形得出新矩形的长和宽;(2)、首先假设成比例,从而得出2(a-b)x=0,然后根据与已知条件相矛盾得出假设不成立,从而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1)、由原矩形的长、宽分别为a(cm),b(cm),木板宽为x(cm), 可得新矩形的长为(a+2x)cm,宽为(b+2x)cm (2)、假设两个矩形的长与宽是成比例线段,则有, 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得ab+2bx=ab+2ax,∴2(a-b)x=0. ∵a>b, ∴a-b≠0, ∴x=0, 又∵x>0, ∴原矩形的长、宽与新矩形的长、宽不是比例线段.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比例线段的实际应用,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利用假设法来进行求解,根据结论与假设相矛盾,从而得出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