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李凭箜篌引 李贺 诗仙 ? 诗圣 ? 诗佛 ? 诗魔 ? 诗鬼 ? 李白 杜甫 王维 白居易 李贺 字长吉,中唐著名诗人,唐宗室后裔,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他的一生仕途坎坷,抑郁痛苦,27岁病卒于家中。他是中国历代诗人中个性风格最鲜明的诗人。人称“鬼才”、“诗鬼”。文学史上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立意新奇,用词瑰丽,意境扑朔迷离,形成“凄艳诡谲”的诗风,所以他本人亦被称为“诗鬼”,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出一格,被称为“长吉体”。其作品集为《李长吉歌诗》。本首诗歌是作者当时聆听了一位著名的宫廷乐师李凭弹奏箜篌,而写下的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著名诗篇。 李贺 (790———816) (李贺)恒从小奚奴,骑距驉,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相关典故:呕心沥血 (李贺)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骑着弱驴,背着一个又古又破的锦帛制作的袋子,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诗稿,见所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才罢休啊!" 李凭箜篌引 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又称拨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乐使用外,在民间也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 李凭箜篌引 请同学们听曲子展开想象,并描述你所联想的画面。 李凭箜篌引 【作者】李贺 【朝代】唐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韵脚(四次换韵):秋 流 愁 篌/叫 笑/光 皇/处 雨 妪 舞 树 兔 李凭使用他的“神技”来表现声音的美妙,那么李贺又用了什么“鬼技”将乐师随着音乐形象的展开而慢慢引出呢? 声音是一种无形的事物,当我们要描摹一种无形的事物常常要借助有形的事物来表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化无形为有形,写出画面感。 本诗中哪些是诗人想象中的画面呢?哪些是现实中的场景? 李凭箜篌引 【作者】李贺 【朝代】唐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实写:箜篌之精美;演奏箜篌的时间地点;演奏者 想象中的意象:云、江娥、素女、昆山玉、凤凰、芙蓉、香兰、女娲补天处、神妪、鱼、蛟、吴质、兔 虚实结合的部分: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本诗采用了大量想象中的场景来描摹李贺心中的音乐,你认为这些想象中的场景具有哪些特点? 意象上的累积 大量使用神话传说中的仙人、灵兽,以他们如痴如醉的反应来表现李凭音乐之美妙、感染力之深。 使用云、芙蓉、香兰这些静态的意象,采用拟人手法赋予它们动态和感情,仿佛它们正随着音乐起伏而悲喜。 展开想象在脑海里构筑画面,你对这些场景有什么感受? 空山凝云 江娥啼竹 素女愁 玉碎凰叫 荷泣兰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