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7089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776523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2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目 标 1.学习略读方法,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叶圣陶先生的可贵品质。 2.细读重点句段,理解评价性语句的表达作用,能恰当评价人物。 3.体会以小见大和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的妙处。 第一课时 语文课本封面的“语文”二字,同学们知道这一名称是如何来的吗?它是由谁写的呢?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全国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从西方引进,只有语一科,教授内容仍是文言文,称为“国文”文 五四运动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冲击,小学将国文改称为国语,侧重学习自话文,中学仍称国文,以学习文言文为重点。 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丐尊二人 提出“语文”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 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中止。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叶圣陶曾出任我国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卷网-社长和总编等,是最早提出“语文”这一概念的教育家。 题目切入 走进文本世界 读了题目,你觉得文章会写些什么 有何作用?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先生:敬仰之意 二三事:人物事件+形象 学习略读方法 了解叶圣陶 略读 略读,就是带着目的有选择性地阅读,不在只言片语上纠缠、琢磨不要求对所有细节都理解,不要打断阅读思路,而应以最快的速度粗知文章大意。 略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划分层次段落。 2.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件体现出叶圣陶的品德的 ”划出来。将叶圣陶先生做的事情用“_____”画出来 3.叶圣陶先生在作者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 将作者对叶圣陶的评价用“波浪线”划出来 这篇散文约2000字,尽量在5分钟内读完 叶圣陶 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件体现出叶圣陶的品德的 ” (3)修改文章 (4)恭送客人 (5)真诚回信 (6)写文方面:注重“写话’ (7)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8)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待人宽 律已严 壹 本文叙述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中与工作中的小事,却无不彰显着先生的人格魅力。这样的写作手法叫作 小事件 大人格 描画标点 修润文章 礼送客人 真诚回信 严谨认真 宽厚仁爱 不耻下问 平易随和 谦恭诚恳 温厚有礼 以小见大 敬仰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品德高尚,令人敬仰,为表现他的可贵品德,作者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即一方面叙述事件,一方面进行议论,对叶圣陶先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再次略读课文勾画出作者的评价性语句,并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和感受。 提示:这一次的阅读重点是文中的评价性语句(议论句),阅读方法是关注段首句和总结句。 评价性语句 “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已,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作用是? 结合 叙议 这些评价性语句(议论句)穿插在所记叙的事例之前或之后,或中间,旨在突出所叙事例 包含的意蕴,揭示人物高尚的德行、节操和风范。叙议结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