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679464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76014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云南省
,
月考
,
PDF
,
试卷
,
语文
,
学期
难在坚持贵在坚持成在坚持 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卷(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茶出中国”,诸多文物和文献见证了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中国西南地区发现距今3500万年的宽 叶木兰古植物化石,证明宽叶木兰是茶树物种的始祖。茶学界认为,2000万年前中华木兰就已出现 在云南。贵州的晴隆茶园里发现距今100万年的茶树籽化石,表明中国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浙江萧 山跨湖桥遗址出土距今8000年的茶籽,表明当时的东部沿海地区是有茶树存在的,而且先民们已经 在探究茶籽及茶的用途。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发现距今6000年的人工种植茶树根遗存,虽然山茶属 树木的木材结构非常近似,具体的树种识别有一定困难,但是其木材结构与栽培茶树一致,具有山茶 科才有的茶氨酸,证明这些山茶属树根为茶树根遗存。 在先秦文献考古文物出现之前,《晏子春秋》中“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五卵,茗菜而 己”的文句,就记录了晏子在齐国为国相时的饮食情况,有人指出,“茗”应是苔菜之物。东周邾国 故城遗址出现了原始青瓷碗的植物残渣,经过科学检测,研究者认定碗内遗存的是煮过或泡过的茶叶 残渣,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茶叶实物遗存,这个发现可以解释《晏子春秋》中的“茗菜”是茗菜,即 茶。郑国故城遗址发现茶叶的时间,与晏子记载的时间比较接近,所以考古新发现的文物可以印证文 献的可信性,对于我们研究先秦时期的相关文献起到文物证史的作用。 三国与六朝时期,《广雅》记载的茶饮是加了葱、姜、橘子的,这种像煮羹一样的茶饮,口味比 较浓郁辛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就批评了这样的饮茶方式,人们的饮茶习惯也由此变成了清 饮。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以茶待客的行为,《茶经》引《桐君录》中的记载:“交、广最重,客来先设。” 茶具的发展历经一个过程。在唐代,占主导地位的茶艺是煎煮法,陆羽在《茶经》中专门为其设 计了整套茶具二十四器,使作为饮食工具的茶具开始了专门化的进程。宋代文人使用宜于点茶法的器 具,使点茶法成为宋代主流饮茶方式,同时促进了茶具的专门化与多样化,体现了中国茶具独特的审 美特征。宋代点饮技艺很注重感官体验和艺术审美。《茶经》论茶碗之釉色以青瓷为上,因为“越瓷 青而茶色绿”,故“青则益茶”,青瓷能够映衬绿色茶汤,有中庸和谐之美。用深色釉盏装盛点成的上 品茶汤,是受北宋蔡襄的影响,他在《茶录》中写道:“茶色白,宜黑盏…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 用。” 19世纪的清期,几乎是世界上唯一的茶叶生产和供应地,茶树广泛种植于华东、华南、西南、 西北多地,茶叶对外出口量最多时达4000万斤。 中国是茶的故乡,与茶有关的方方面面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取材于沈冬梅、庞旭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与现实本为一体两面的关系,这就需要研究者不仅要考证历史 事实,复原历史真相,也要从遥远的过去回归现实和日常,以历史知识回应当代社会。 茶史研究往往只关注过去,对今天的茶业状况不甚了解,所以对当代茶业的影响力极小,研究成 果传播范围很窄。当代茶业则只关注经营和效益,对茶史漠不关心,不能充分吸收茶史研究的精华, 从而显得浅薄无根。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饮茶,但魏晋以前茶的消费群体尚有限,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也比较小,还没 有形成产业。唐中期以后,茶叶消费普及民间,消费群体扩大,并对国家经济产生影响,茶业成为中 第1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03-31)
福建省龙岩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03-31)
《离骚》课件(共41张PPT)(2025-04-01)
山西省阳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03-3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2025-03-3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