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期中测评卷(第七至第八章)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广州增城区期中)“广州通海夷道”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宋代来往广州的海舶,其航程是冬往夏归,船舶去以十一月、十二月,就北风;来以五月、六月,就南风。下图为“广州通海夷道”航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海舶从广州出发到达狮子国,经过的区域分别是( ) A.东亚→东南亚→南亚 B.东南亚→南亚→西亚 C.南亚→西亚→中亚 D.西亚→中亚→北亚 A 2.宋代来往广州的海舶,其航程是冬往夏归(冬天从广州起泊,夏天返航),主要考虑的 是( ) A.风向季节变换 B.昼夜长短变化 C.潮汐周期变化 D.降水强度变化 A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船舶从广州出发到达狮子国,经过的区域分别是东亚→东南亚→南亚。第2题,宋代广州的海舶航行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季风的影响。这些海舶大体上遵循“冬往夏归”的原则,即冬天从广州起泊,利用冬季风(西北风)顺风航行至目的地,而夏天则利用夏季风顺风返回广州。这种航行模式反映了宋代广州海舶利用季风进行远洋航行的特点;与昼夜长短变化、潮汐周期变化、降水强度变化无关。 某同学绘制了某大洲自然环境知识框图(图1)。结合该大洲地形图(图2)和某地区人们的生活场景图(图3), 完成3~5题。 3.该大洲( ) A.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与北美洲相接,与欧洲相邻 C.东西跨寒、温、热三带 D.位于大陆东部,濒临三大洋 D 4.关于框图的解释,合理的是( ) A.跨经度和纬度范围最广,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 B.四周多高大山脉、高原,中部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 C.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典型 D.受地形影响, 河流都呈辐射状向四周流入海洋 5.图3所示地区在图2中所处的位置及当地地理环境的特点分别是( ) A.①地 地表崎岖,水上运输繁忙 B.②地 以盆地为主, 养殖水域面积广 C.③地 气温低,日照弱,民居开窗较多 D.④地 多外流河(湖),船是传统交通工具 C D 【解析】本题组考查亚洲自然环境要素间的关系。第3题,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与欧洲相接,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南北跨寒、温、热三带。第4题,亚洲跨纬度最广,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不齐全;亚洲有内流河,内流河不注入海洋。第5题,图中④地气候湿热,多河湖,船是传统交通工具,与图3景观相一致。 (2024·惠州期末)2023年2月,美国东北部地区持续遭遇强寒潮天气,有超过2 000万人受到影响。读北美洲地形对气候影响示意图,完成6~7题。 6.冬季寒冷气流可到达墨西哥湾沿岸,主要原因是( ) A.西部有高大山脉,阻挡暖湿气流深入 B.中部平原广阔,利于寒冷气流南下 C.东部有高大山脉,阻挡暖湿气流深入 D.中部平原广阔,利于暖湿气流北上 B 7.此次寒潮带来的影响有( ) ①大规模停电 ②道路畅通无阻 ③航班延误 ④多所学校停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解析】第6题,北美洲冬季寒冷的气流能长驱直入,并到达墨西哥湾沿岸,主要原因是北美洲中部是广阔的平原。第7题,分析材料可知,寒潮会带来暴风雪,影响交通。①③④正确。 读日本简图,完成8~10题。 8.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大部分位于( ) A.低纬度 B.中纬度 C.中高纬度 D.高纬度 9.观察图中日本工业城市分布,可以看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 A.内陆地区 B.日本海沿岸 C.北方沿海 D.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 10.日本工业如此布局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矿产丰富 B.水能丰富 C.地形平坦 D.海运便利 B D D 【解析】本题组考查日本的地理位置及工业的分布。第8题,读图可知,日本领土大部分位于30°N~45°N,属于中纬度。第9题,图中工业城市众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