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5届高考复习 写作专题 写作第一课 年份 卷别 写作主题 写作类型 对应教材人文 主题 核心素养 2024 新课标Ⅰ 我们的问题是 否会越来越少 思辨性写作 必修下·观察与 批判 批判质疑 新课标Ⅱ 不断抵达未知 之境 思辨性写作 文学性写作 必修下·探索与 创新 勇于探究 全国甲 坦诚交流才有 可能 迎来真正的相 遇 思辨性写作 文学性写作 选必下·至情至 性 人文情怀 考情透视 2023 新课标Ⅰ 故事是有力量 的 文学性写作 思辨性写作 必修下·中华文 明之光 人文积淀 新课标Ⅱ 拥有自己的空 间 文学性写作 实用性写作 思辨性写作 必修上·生命的 诗意 自我管理 全国甲 人、技术、时 间 思辨性写作 必修下·观察与 批判 理性思维 全国乙 一花独放不是 春 思辨性写作 选必上·多样的 文化 国际理解 2022 新高考Ⅰ 本手、妙手、 俗手 思辨性写作 必修上·学习之 道 乐学善学 新高考Ⅱ 选择·创造·未来 思辨性写作 必修下·使命与 抱负 社会责任 全国甲 移用、化用、 独创 思辨性写作 必修下·探索与 创新 勇于探究 全国乙 跨越,再跨越 思辨性写作 选必上·伟大的 复兴 国家认同 2021 新高考Ⅰ 体育之效与强 弱之变 思辨性写作 选必中·理论的 价值 理性思维 新高考Ⅱ 写人与做人 思辨性写作 必修上·青春激 扬 自我管理 全国甲 可为与有为 思辨性写作 必修下·责任与 担当 社会责任 全国乙 修身、矫思、 立义 思辨性写作 必修下·中华文 明之光 健全人格 2020 新高考Ⅰ 疫情中的距离 与联系 思辨性写作 必修下·观察与 批判 理性思维 新高考Ⅱ 带你走近 (地名) 实用性写作 (主持词) 必修上·我们的 家园 国家认同 全国Ⅰ 齐桓公、管 仲、鲍叔 实用性写作 (发言稿) 选必中·历史的 现场 人文积淀 全国Ⅱ 携手同一世界, 青年共创未来 实用性写作 (演讲稿) 必修下·使命与 抱负 国际理解 全国Ⅲ 为自己画像 实用性写作 (书信) 必修上·青春激 扬 自我管理 高考“风向”捕捉 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高考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现代化建设人才选拔,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持续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命题和考务工作队伍建设,强化规范管理,完善保障机制,提升工作水平。 ———《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考查融入试题,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的内容体系。注重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引导培养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优化试卷结构和试题形式,增强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持续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命题和考务工作队伍建设,强化规范管理,完善保障机制,提升工作水平。 ———《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2023年以前的高考作文题,侧重以语文核心素养彰显“立德树人”;2024年的高考作文题,侧重在立德树人的语境下检测“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 明显加强了思辨性考查。写作内容没有具体限定思想内涵,而是以科技和生活情境为媒介,考查人的思维素质和探究品质。 突出思辨性考查 用一般任务、设问、设喻要求来设题,避免了考试的时政化。而关注当下问题,弥补了取消时政化后形成的空白。 “去情景化” 1 考查方向 2 命题立意 3 题型 命题特点 人文积淀 人文情怀 理性思维 批判质疑 健全人格 自我管理 社会责任 国家认同 考查方向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