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7100

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月考数学试卷(一)(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06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7164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陕西省,PDF,试卷,数学,月考,西安市
  • cover
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月考数学试卷(一)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每次停放自行车时,将脚撑放下自行车即可固定在地面上,其中蕴涵的道理是( ) A. 两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B.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C. 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D. 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2.已知复数 和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定是实数 B. 一定是虚数 C. 若 + = 0,则 是纯虚数 D. 若 = 0,则 是纯虚数 (2+ ) (2) 3.已知直线 : = + 1,且与曲线 = ( )切于点 (2,3),则 → 0 的值为( ) A. 2 B. 1 C. 1 D. 2 4.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1 A. 设 为实数,若直线 ⊥平面 ,且 的方向向量为( , 2,4), 的法向量为( , 1,2),则 = 1 2 B. 已知空间向量 = (1,2,0), = (0, 1,1), = (2,3, ),若 , , 共面,则 = 1 C. 已知两点 (1, 3), ( 2,1),若沿 轴将坐标平面折成直二面角,则折叠后 、 两点间的距离为√ 21 1 1 1 D. 在空间四边形 中,设 = , = , = , , 分别为 , 的中点,则 = + + 2 2 2 5.已知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中,有连续四项依次为 , ,4 , ,则 等于( ) 5 11 1 A. B. C. D. 4 11 5 4 6.抛掷一枚骰子一次,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将结果记作 ( ∈ {1,2,3,4,5,6}),若事件 = {2,4,6},事件 = {4,5,6},事件 满足 ( ) = ( ) ( ) ( ),则事件 前个数为( ) A. 9 B. 8 C. 7 D. 6 2 2 7.设 1, 2分别是双曲线 : 2 2 = 1( , > 0)的左右焦点,过双曲线 上一点 作切线 交 轴于点 , 若∠ 2 = 30°,∠ 2 = 45°,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3 √ 5 √ 6 A. B. 2 C. D. 2 2 2 1 8.设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 ,其前 项和为 ,前 项积为 ,并满足条件 1 > 1, 2019 > 1, 2019 2020 < 2020 1 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2019 < 2020 B. 2019 2021 1 < 0 C. 2020是数列{ }中的最大值 D. 若 > 1,则 最大为4038 第 1 页,共 7 页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函数 ( )是 上的可导函数, ( )的导函数 ′( )的图象如图,则下列 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分别是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 B. , 分别是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 C. ( )在区间( , )上是增函数 D. ( )在区间( , )上是减函数 10.已知函数 ( ) = ( )2( ≠ 0),则( ) A. 若 = = 1,则函数 ( ) = ( ) 2有且仅有1个零点 B. 若 ( )在 = 2处取得极值,则 = 2 C. 若 ( )无极值,则 = 0 D. 若 ( )的极小值小于0,则 > 0 11.已知数列{ },其前 项和为 ,若存在常数 > 0,对任意的 ∈ ,恒有| +1 | + | 1| + + | 2 1| ≤ ,则称{ }为 数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 }是以1为首项, (| | < 1)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 }为 数列 B. 若{ }为 数列,则{ }也为 数列 C. 若{ }为 数列,则{ }也为 数列 D. 若{ },{ }均为 数列,则{ }也为 数列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 12.已知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为 = ( ) + ,则 的值为_____. 2 13.在△ 中, = 4, = 2,则∠ 的一个取值可以为_____. 14.已知 , , ∈ (0,1),且 5 = 5, 4 = 4, 3 = 3,则 , , 的大小 关系是_____(用“<”号连接).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13分) 已知数列{ }满足 1 = 3, +1 = 3 2 + 1. (1)求证:{ }为等比数列; 1 (2)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求数列{ +1 }的前 项和 +1 第 2 页,共 7 页 16.(本小题15分) 已知函数 ( ) = ( ∈ ). (1)讨论 ( )的单调区间; 1 (2)求 ( )在[ , ]上的最大值 ( ). 17.(本小题15分) 1 梯形 中, // , 为 上的一点且有 ⊥ , = = 1, = ,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