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密★启用前 2025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勾栏 B.十三行 C.瓦子 D.市舶司 2.宋朝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 B.北庭都护府 C.安西都护府 D.市舶司 3.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是在( ) A.唐朝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4.古代中国瓷器是欧洲人的奢侈品。南宋时期盛产“饶玉”,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是( ) A.景德镇 B.明州 C.越州 D.杭州 5.宋人说:“海舟以福建船为上,广东、西次之,温、明州船又次之。”这反映了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建在当时的( ) A.泉州附近 B.广州附近 C.东京郊外 D.温州附近 6.宋代,工匠通过高温烧造,生产出更为坚硬、细腻的瓷器;还通过精确控制高温下的铜离子,在釉色探索上取得突破(如图)。这反映了宋代( ) 汝窑天青釉 钧窑玫瑰紫釉 A.瓷器的种类繁多 B.制瓷技艺高超 C.景德镇成为瓷都 D.瓷器市场广阔 7.宋朝时出现了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据统计,《清明上河图》中有商家设置的广告牌23处,广告旗帜10面,灯箱广告4块。这体现出宋朝( ) A.商业经济十分繁荣 B.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印刷技术日趋成熟 D.绘画技巧丰富多样 8.两宋时期,手工业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以下对两宋手工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②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③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④南宋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下表是两宋时期赋税比较表。通过对比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很清晰的知道两宋时期的经济现象是( ) 朝代 项目 南方 北方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贯) 35811000 45095000 约44:56 南宋(1196年) 赋税(贯) 60000000 14319000 约81:19 A.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 B.经济重心南移 C.北方经济开始走向没落 D.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10.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于江西,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A.定窑 B.汝窑 C.景德镇 D.广州 11.《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苏州和湖州是我国的政治中心 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12.宋朝时期,江南普遍种植双季稻或采用冬麦、晚稻轮作两熟制。这有利于( ) A.耕地面积扩大 B.生产工具改进 C.粮食产量增加 D.水利设施完善 13.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上述材料说明( ) A.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 B.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D.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 14.“宋朝时期北方地区被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占据,陆路不通;宋朝由于航海技术进步,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鼓励海外贸易”。材料显示的是( ) A.宋朝海上交通发达的表现 B.宋朝海上交通发达的原因 C.宋朝海上交通发达的影响 D.宋朝疆域的辽阔推动了交通的发展 15.《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了中国古代独创的造船技术———水密(意为“不透水”)隔仓,中国古代文献也提及过此技术。然而,长期以来该技术却未见于实物。直到1974年,在福建泉州出土了有13个水密隔舱的南宋木船,中国古人这一造船技术上的创新才得以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