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业设计 一、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校 区 年级 三年级 案例所属教科书版本 部编版 案例所属单元主题 我们的学校 二、作业设计说明 (一)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本单元的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学校生活”第1条“能看懂学校和学校周边的平面图。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平面图以及上学路线图”;第2条“了解学校主要部门的工作和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第5条“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第7条“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体会民主、平等在学习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2.教学内容及思路分析 本单元共三课,分别是《说说我们的学校》《走近我们的老师》和《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这三课是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展开教学,让学生深人了解学校、理解老师以及参与学校生活。《说说我们的学校》通过让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校园一角,调查、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特点,熟悉各个部门的职责,最后绘制学校平面示意图,来加深学生对学校的感情。《走近我们的老师》让学生回忆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老师感谢、理解的情感,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和老师之间的矛盾与误会。又通过调查、访问、制作感谢卡等方式,让学生具体了解老师的辛苦,体会老师的不易,进而更加尊重和热爱老师。《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先引导学生认识到学校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再从改善学校的不如意之处入手,让学生积极为学生出谋划策,并通过实际行动让学校变得更美好。 3.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校园一角,调查、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特点,熟悉各个部门的职责,最后绘制学校平面示意图,来加深学生对学校的感情。 (2)通过回忆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老师感谢、理解的情感,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和老师之间的矛盾与误会。又通过调查、访问、制作感谢卡等方式,让学生具体了解老师的辛苦,体会老师的不易,进而更加尊重和热爱老师。 (3)引导学生认识到学校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再从改善学校的不如意之处入手,让学生积极为学生出谋划策,并通过实际行动让学校变得更美好。 (二)学情分析 1.认知层面 校园是学生的重要活动场所,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园里不仅获得学业的提升,而且学会与人交往,培养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尽管学校生活对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学生对此“浑然不觉”,所以,需引导学生整体认识学校。和低年级相比,三年级的学生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接受者,更成长为主动的参与者。 2.情感层面 经过两年的学校生活后,学生对学校有了一定的情感认同,在此基础上学习“我门的学校”单元能增进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在校园中,和学生交往最多的就是同学和老师,学生对老师有天然的尊敬与热爱。但是学生对老师工作的感受往往是笼统的,并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老师的辛苦,对老师的一些做法并不理解,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或误会也不知如何处理,这一点也是需要引导和教育的。 3.能力层面 他们不仅能认识到自己在学校中的成长,对于校园生活和班级建设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因此,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学校存在的问题,通过合适的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以行动来参与解决,这是培养儿童责任感和民主意识的良好契机。 (三)作业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的历史和开展变化、空间环境和组织机构,增进对的亲切感、荣 誉感和归属感。 2.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体会老师对学生的爱,初步学会有效沟通的方法,用实 际行动为教师减轻负担。 3.体会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是的一员,提高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 4.初步树立“有权利就有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