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5年语文中考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 古诗文阅读 聚焦中考 01 初中古诗阅读要求学生能够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近年来中考对古诗词的考查一般有:理解、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效果;感知诗词中的艺术形象;理解诗词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评析诗词凝练的语言。因此,考生平常就要注意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古代诗歌的鉴赏多以“选择+简答”的形式考查,律诗多从题目、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全词诗等角度考查,词从题目、上阕、下阕、重点词句等角度考查,重点考点多为思想感情、重点词句鉴赏、内容理解、画面描述、表现手法等。 核心知识点 02 八年级(下) 关 雎 《诗经·周南》 《诗经》:《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重章叠句的手法: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句子几乎是一样的,只换其中的一个字。这样的句子叫“重章叠句”。反复吟唱,突出了主题,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充分表达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 ◆课文赏析 ◆针对训练 1.下列对《关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本诗逐步深入地展现了“君子”炽热的情怀,加深了感情,富有节奏感。 B.“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中,“窈窕”“淑”表现了女子的美丽善良,“君子好逑”说明“君子”的坦率自然。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对“君子”和“淑女”相处的愉快场景和结婚时的热闹场面的描写,将两人相处和谐、相亲相爱的感情表现了出来。 D.全诗情感率真、淳朴,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表现了男女之间真挚的情感。 【解析】“琴瑟友之”想象相会相处的愉快,“钟鼓乐之”想象结婚时的热闹场面,并不是真实的场景。 C 2.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 《关雎》是一篇写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是谓“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是谓“哀而不伤”。 蒹 葭 《诗经·秦风》 ◆课文赏析 ◆针对训练 1.对《蒹葭》一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即。 C.“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虽无正面的描绘,读者犹能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女子的倩影。 D.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 “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D 【解析】《蒹葭》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思念对象可望又不可即,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是一首抒情诗。 2.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 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 写景有什么作用 _____ 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待到太阳东升。试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