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9279

【新教材】第11讲 认识三角形(7大考点 知识梳理)-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考点归纳与题型专训(原卷 解析版)

日期:2025-04-0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8次 大小:17620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考点,梳理,原卷,专训,题型,归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提升】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考点归纳与题型专训(单元+期中+期末) 第11讲 认识三角形 要点一、三角形的定义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特别提醒: (1)三角形的基本元素: ①三角形的边:即组成三角形的线段. ②三角形的角:即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③三角形的顶点:即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 (2)三角形的定义中的三个要求:“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 (3)三角形的表示: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为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注意单独的△没有意义;△ABC的三边可以用大写字母AB、BC、AC来表示,也可以用小写字母a、b、c来表示,边BC用a表示,边AC、AB分别用b、c表示. 要点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之差小于第三边. 特别提醒: (1)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三边关系的应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若两条较短的线段长之和大于最长线段的长,则这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组成三角形.当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可求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 (3)证明线段之间的不等关系. 要点三、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类: 特别提醒: ①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②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2.按边分类: 特别提醒: ①不等边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②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外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顶角,腰与底边夹角叫做底角. ③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要点四、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三条重要的线段,它们提供了重要的线段或角的关系,为我们以后深入研究三角形的一些特征起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弄清这三条线段,列表如下: 线段名称 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文字语言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图形语言 作图语言 过点A作AD⊥BC于点D. 取BC边的中点D,连接AD. 作∠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 标示图形 符号语言 1.AD是△ABC的高. 2.AD是△ABC中BC边上的高. 3.AD⊥BC于点D. 4.∠ADC=90°,∠ADB=90°. (或∠ADC=∠ADB=90°) 1.AD是△ABC的中线. 2.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 3.BD=DC=BC 4.点D是BC边的中点. 1.AD是△ABC的角平分线. 2.AD平分∠BAC,交BC于点D. 3.∠1=∠2=∠BAC. 推理语言 因为AD是△ABC的高,所以AD⊥BC. (或∠ADB=∠ADC=90°) 因为AD是△ABC的中线,所以BD=DC=BC. 因为AD平分∠BAC,所以∠1=∠2=∠BAC. 用途举例 1.线段垂直. 2.角度相等. 1.线段相等. 2.面积相等. 角度相等. 注意事项 1.与边的垂线不同. 2.不一定在三角形内. 与角的平分线不同. 重要特征 三角形的三条高(或它们的延长线)交于一点. 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它们交于三角形内一点. 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它们交于三角形内一点. 【考点1】三角形及相关概念 【例1】(23·24八年级上·甘肃庆阳·期中)如图,在中,点D,E分别在上,除外,图中还有几个三角形?并说出是哪些三角形的边. 【变式1】(23·24八年级上·全国·课堂例题)三角形是( ) A.由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 B.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