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2269

高考化学复习高分知识点汇总

日期:2025-04-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14次 大小:7148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化学,复习,高分,知识点,汇总
  • cover
高考化学复习高分知识点汇总 01高中化学必修一 1、混合物的分离 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2、粗盐的提纯(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2)步骤: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BaCl2(除SO42-)、Na2CO3(除Ca2+、过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过滤;③得到滤液加盐酸(除过量的CO32-、OH-)调pH=7得到NaCl溶液;④蒸发、结晶得到精盐。【加试剂顺序关键:Na2CO3在BaCl2之后; 盐酸放最后。】(3)蒸馏装置注意事项: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4)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①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得多;②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③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 3、离子的检验:①SO42-: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a2++SO42-=BaSO4↓②Cl-(用AgNO3溶液、稀硝酸检验)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或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Ag++Cl-=AgCl↓。③CO32-:(用BaCl2溶液、稀盐酸检验)先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4、5个新的化学符号及关系5、分散系①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②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6、胶体: ①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②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③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 7、电解质和非电解质①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②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8、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相关性质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如:Al2(SO4)3=2Al3++3SO42- 9、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③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④查: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是否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10、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①三大强酸(H2SO4、H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