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3017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老山界》课件(共42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87818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老山界,ppt,42张,课件,单元
  • cover
(课件网) 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震惊中外。 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 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 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又叫越城岭。1934年12月,红军强渡湘江后进入越城岭山区,国民党判断出红军北去湘西的意图,于是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构筑封锁线,打算阻拦红军北上。在毛泽东的倡议下,红军暂时改变了去湘西的计划,决定西进,为此需要翻越老山界:一是因为它是红军去湘西的必经之路;二是因为当时形势紧急,没有更多的时间绕行;三是因为翻越老山界是国民党始料未及的。本文叙述的就是此次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下 午 瑶民家 与瑶民攀谈 天 黑 山脚下 准备爬山 夜 里 半山腰 夜行军 半 夜 半夜露宿 山路上 黎明以后 雷公岩 翻越雷公岩 下 午 山 顶 任务完成,征服老山界 交代起因,记叙经过,说明结局。 大致如此: 第一部分(1):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 第二部分(2-32) :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三部分(33) :点明翻越老山界的意义。 用火把形成的“之”字形的景象表现老山界山势险峻、迂回曲折的特点。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同时我们也了解了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 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从上下两个角度写火把不同的样子, 细致生动的描写突出了红军翻越老山界之难。 详细地描写了雷公岩的陡峭程度,看上去就那么吓人,更别提攀登了。 通过写马摔下悬崖后脚骨断裂,从侧面表现出雷公岩的陡峭。 路窄石硬 寒气逼人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 肚子很饿,气力不够。 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 抢了一碗就吃。 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 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 条件艰苦, 处境困难。 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 说一说:作者交代战士们是“横着心躺下去”,但又说“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 “横着心”既表现了战士们不怕困难、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又体现了红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 。 “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既说明战士们太疲劳了,又表现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从容镇定、坦然的襟怀。 说一说:“缀”字好在哪里? “缀”字在这里指装饰,生动传神而又有立体感,好像人工装点在上面似的,突出了夜之深、景之美,表现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感受自然景色的丰富情感。 说一说:能否将“鼓”换成“凭”,为什么? 不能换。因为“鼓”字含有战胜自身某种弱点(文中指“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从而迎战艰难险阻的意思,表现了红军坚毅、顽强和无畏的精神。如果把“鼓”换成“凭”,就缺乏这种表现力。 说一说:这里的“抢”你是如何理解的? “抢”是一个中性词,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用在红军身上是为了说明吃饭的迅速,“抢”字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情形。 课文写红军翻越老山界,为什么用了不少笔墨写有关瑶民大嫂的事?哪些词语在文中反映了她思想感情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这个过程,显示了红军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军队,说明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和播种机,从侧面丰富了课文的中心意思。 2. 作者在文章中细致地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可是在最后 一段,作者又说“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 还是小得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课文最后说翻越老山界的困难“还是小得很”,是与整个长征中遇到的困难比较而言的,更加突出地表现了红军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