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第2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第2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位于鲁科版选择性必修3第1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第2课时。内容是同分异构的概念,以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的归纳、拓展,是有机化学较为重要的一节,属于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的内容,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教材中出现了大量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立体结构,学习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其中对于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和碳原子的成键特征是不少学生的易错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网络资源,需要注重使用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其中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模型法,如搭建分子结构模型、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有机分子结构等。注意多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增强互动,总结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规律。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已经对烷烃的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已经具有结构式、结构简式和烷烃命名的基本基础,所以对于烷烃中碳原子成键情况也有一定的基础。但这部分毕竟是有机化学的开端,对于概念类的内容还是应该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理解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学会判断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建立同分异构体判断及书写的思维模型。 【核心素养】 模型认知:建立同分异构体判断及书写的思维模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书写 难点: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简单烷烃球棍模型等 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写出戊烷的3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用习惯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分别命名。 【思考与讨论】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的多样性导致了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阅读课本第19-20页内容,结合交流研讨栏目内容,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分析总结所给的四组同分异构体的特点。 【讲解】 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体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2.同分异构体的特点: 一同:分子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一不同: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理解应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 ) (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不相似( ) (3)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 (4)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有机物一定存在对映异构体( ) (5)同分异构体只存在于有机物分子之间(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和O互为同位素 B.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和互为同系物 D.CH3COOCH2CH3和CH3CH2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 3.下列各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的是( )、 A. 、 B.、 HOOC—CH2—CH(OH)—COOH C.乙醇、乙醛 D.CH3COOCH2CH3 、CH3CH2COOCH3 4.已知下列有机物: ①和 ②CH2==CH—CH2—CH3和CH3—CH==CH—CH3 ③CH2==CHCH2OH和 ④ 和 ⑤ 和 ⑥CH3—CH2—CH==CH—CH3和(环戊烷) ⑦CH2==CH—CH==CH2和CH3—CH2—C≡CH ⑧CH3CH2NO2和H2NCH2COOH ⑨CH3OCH3和CH3CH2OH ⑩和 (1)其中属于碳骨架异构的是_____; (2)其中属于官能团位置异构的是_____; (3)其中属于官能团类型异构的是_____; (4)其中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 【小组探究】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四概念(“四同”)的比较 【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总结书写同分异构体的方法。 【讲解】 3.烷烃同分异构的书写方法 四原则: ①主链由长到短;②支链由整到散;③位置由心到边;④排布同邻间 步骤: ①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