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3545

11 山地回忆 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438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山地,回忆,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1 山地回忆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振海后更名孙树勋,笔名孙犁、力编等,河北安平人。作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荷花淀》《芦花荡》,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文学常识 《山地回忆》写于1949年12月,是孙犁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写成的对过去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展现了抗日战争背景下八路军与普通老百姓的交往,作者在创作时弱化了战争环境下生存的残酷性,重在展示普通百姓的人性美及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字词注音 瘪 biě 玉黍 yù shǔ 袄襟 ǎo jīn 剪裁 jiǎn cái 包袱 bāo fu 盈余 yíng yú 破绽 pò zhàn 激荡jī dàng 爬山越岭 pá shān yuè lǐng:意思是爬过高山,越过峻岭;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学生能力发展目标 1.继续学习精读,把握小说的情节和结构。 2.熟读精思,把握妞儿的人物性格,体会普通农民身上所体现的美好品质和民族品格。 3.研读精彩句段,体会课文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课前三分钟 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2.小说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 3、情节发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本身:交代故事发生时间、地点,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人物: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情节: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主题: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旨。 5、人物形象描写角度: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1.结合课内注释和《优佳学案》预习助读,完成字词注音和导学案的预习导学部分。 2.认真通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勾画出生字词并结合课文注释注音识义,在本课预学中碰到的难词或有疑惑的地方标上“?”。 3.勾画含义深刻的语句。 4.注意有关作者和妞儿的对话部分,判断并旁批其描写方法和所体现的人物性格、特点。 预习提纲 第一课时 预习反馈 这篇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人+事+结果:谁+干什么+结果如何) “我”与妞儿在河边争吵、织袜子、贩枣、买织布机的生活片段,表现了抗日时期革命战士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 活动一 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活动要求: 1.梳理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快速浏览1-88自然段落大意,并按情节划分结构。 1-4:序幕,交代故事的缘起。由见到故人引起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5-41:故事的开端。写“我”与妞儿在河边相遇、相识。 42-82:故事的发展。写“我”与妞儿、大娘、大伯一家人的温馨相处。 83-88:故事的结尾。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写“我”对山地生活的怀念和妞儿一家现在的生活状态。 活动二 活动要求: 1.运用熟读精思的方法,找出 “我” 与女孩妞儿斗嘴的对话部分,旁批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2.认真阅读7 至 40 自然段,43 至 64 自然段,68 至 79 自然段。 3.分析妞儿的性格特征,四字词语简要概括。 抓住细节,分析妞儿的人物形象。 7、11:语言描写———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泼辣直率、性情爽朗 心直口快、蛮不讲理 12:外貌描写———比喻,描绘生动传神,表现出女孩子贫寒艰辛的生活处境和吃苦耐劳的特点。 21:动作描写———得理不饶人,“扭”“登”“浸”“插”“望”“笑”一系列的动作细节描写,将女孩俏皮活泼、爽快大方、开朗乐观、率真可爱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24:语言描写 ———伶牙俐齿、活泼开朗 40、43、55: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热情善良、淳朴热诚、 心灵手巧、勤劳纯朴 79:语言描写———勤劳能干、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