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这是早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把这个问题搞得混乱不堪。为了深入批判“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 中册 人教部编版| 普通高中专用 | 第一单元 RART 01 学习目标 把握文本内容,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深刻内涵及其重大现实意义。 梳理文章结构层次,了解时政评论类文体的特点,学习文中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破立结合等论证方法,体会文章的严谨准确的语言特色。 感受本文极具思辨性和善于运用经典文献与典型事例进行论证的特点,并能学以致用。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学习本文运用经典理论文献和典型事例,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能学以致用,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RART 02 了解背景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延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片面机械思想的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 01 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02 RART 03 解释题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个简短的判断句。 “实践”指的是实际去做,去履行,不仅是体现在理论上; “唯一”一词,强调其不可替代性,说明“检验真理的标准”除了“实践”以外,别无他途。突出了“实践”这一标准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言简意赅,振聋发聩,发人深思。 同时,旗帜鲜明地点出本文的中心观点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RART 04 本课关联知识 社论是报社或杂志社在自己的报纸或杂志上,以本社名义发表的评论当前重大问题的文章。社论代表的是报刊的观点,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代表的是《光明日报》的观点。社论的作者是由报社(杂志社)指定的编辑部人员或社会上的专家,文章完成后作者不署本人名,只能署“本报评论员”或“本报特约评论员”。这种文章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政治风向标”。 RART 05 走进文章 课文分层 文章标题中心论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导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2-7段)明确标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第二部分(第8-13段)挖掘根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的原则。 第三部分(第14-16段)举例证明———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 第四部分(第17-20段)上升规律———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以设问的形式开头,引发读者的思考。“这是早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回答干脆,“早”字突出了问题解决之久。 文章开篇的引言部分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文章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有什么作用? 使用小标题,使文络清晰。 便于突出重点。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的作用,又可以减少一些过渡性文字的铺张。 四个小标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逐层解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环环相扣,形成了层进式结构。层层 ... ...